ZKX's LAB

新生儿发热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2020-07-24新闻16

人体的体温在各部位之间并非完全一致,在描述体温时应注意区分核心温度(core temperature)和体表温度(shell temperature)。核心温度较为恒定,常通过测量直肠温度(肛温)获取;体表温度在皮肤各部位之间并非是恒定的,通常肢端温度最低、躯干及头部温度略高,在临床上常通过测量腋温获取。新生儿的正常体表温度为36.0 ~ 37.0℃,而核心温度(肛温)则为36.5 ~ 37.5℃,腋窝温度低于核心温度0.5 ~ 1.0℃。当核心温度高于37.5℃时可认为新生儿有发热。发热通常是机体产热与散热之间的不平衡所致,两者的动态平衡受到位于下丘脑的体温控制中枢控制。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完善、对体温调节能力差,且产热和散热机制均不完善,不易保持体温的恒定,体温易受周围环境温度及其他因素影响,易出现发热,也易出现低体温。

1

新生儿体温调节的特点

新生儿的产热主要来源是基础代谢产热,约占总产热量的80%;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及肌肉活动产热所占的产热比例相对较小。在冷应激时,新生儿很少出现寒战,主要依靠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在局部氧化产生额外的热能。胎龄(gestational age,GA)越小,BAT含量越少,产热能力越差。

在散热方面,新生儿的体表热能释放方式主要包括传导、对流、辐射和蒸发。当环境温度逐渐升高时,通过传导、辐射及对流方式散失的热量逐步减少,此时的主要散热方式为显性蒸发(即出汗)。虽然新生儿出生时汗腺数量已接近成人,但由于其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故新生儿出汗能力较差,依靠显性蒸发散热的能力不足,而环境温度过高时就容易出现发热。

过高的体温容易引起新生儿代谢及氧气消耗增加,导致心动过速、呼吸急促、烦躁、呼吸暂停,甚至惊厥发作、脱水、酸中毒和脑损伤等。

2

体温测量

体温测量是生命体征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新生儿护理的常见工作之一。通过对体温的测量及观察其动态变化过程,不仅可以了解患儿全身情况,对疾病的诊治也有辅助作用。

常见的体温测量工具包括水银体温计、耳道式体温计、红外线体温测量仪及肤温传感器。水银体温计是较为传统的测量工具,但由于安全性较差且读数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其应用逐渐被其他工具所替代。耳道式体温计测量不仅快速且精确度较高,目前应用广泛。辐射台及暖箱自带的肤温传感器具有持续监测的作用,目前也在广泛应用。

新生儿的体温测量部位包括耳道、腋下、腹部、腹股沟及肛门(直肠内)等。其中,肛温代表着核心温度,可较为准确地反映出机体产热与失热的平衡状态,但由于直肠测温容易引起排便反射及直肠损伤,不适用于日常体温监测。腋温测量操作比较简单,但其所测温度稍低于核心温度,腹股沟温度与腋温测量结果大致相同;耳温测量通常采用特制的耳道式体温计,测量精确度高且操作便捷,测量时要使用一次性耳帽以减少交叉感染;腹部测量最常用于置于辐射台或暖箱的患儿,可进行持续体温监测。

腋窝是BAT的主要分布部位之一。临床上还可以同时测定新生儿的腋温与肛温,根据两者的差值来判断BAT的产热程度。正常情况下腋温应当比肛温低约0.5℃。当新生儿腋温等于或高于肛温时,常提示BAT产热增加,此时新生儿的耗氧量也增加。

3

病因及临床表现

许多原因均可引起新生儿发热,但并非所有发热都是由于疾病因素所致。

(一)感染所致发热

细菌、病毒等多种病原菌所导致的局部或全身感染均可引起新生儿发热。但并非所有的重症感染均会出现发热的表现,部分新生儿可能体温正常,甚至出现低体温。

感染引起发热的主要原理是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或毒素刺激体内包括免疫细胞在内的多种细胞产生致热性细胞因子(pyrogenic cytokines)[也称为内生致热原(endogenous pyrogen,EP)],如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干扰素(interferon,IFN)等。EP可刺激前列腺素E2的合成及释放,后者可引起中枢体温调定点升高,导致体温上升。

感染所致发热的新生儿在降低环境温度或给予物理降温等处理后体温可能会下降,但易于出现反复发热。而大部分患儿常合并末梢循环的障碍,外周皮肤血管收缩导致明显的肢端发凉。此外,患儿全身状态较差,并可因原发疾病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如呼吸窘迫、惊厥发作、黏液血便等。

(二)脱水热

脱水热常见于出生后2 ~ 4天的新生儿。此时的新生儿奶量(水分)摄入不足致使液体入量减少,同时经呼吸道、皮肤及大小便途径都可丢失较多的水分,就可能导致新生儿脱水。这一时期的新生儿所处的环境温度通常较高,新生儿包被也较多,脱水致使体内水分不足,加之自身出汗能力差,热量难以散失,就会出现发热。出现新生儿脱水热的患儿体温可升高至39 ~ 40℃,并有烦躁、哭闹、面色潮红、呼吸增快的表现,同时也可见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尿少甚至无尿等脱水症状,但患儿并无感染中毒症状且抗生素治疗无效,经过降低环境温度,同时予以补充水分(增加喂养量或静脉补液)后体温很快降至正常。

(三)环境因素所致发热

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及外周汗腺发育均不成熟,在环境温度持续过高时,新生儿可出现发热。环境因素所致发热可见于辐射台或暖箱温度设置过高、室温过高、包裹过多或过于严实、持续光疗且对环境温度未加以严格控制等情况。此时患儿一般情况较好,不伴有感染中毒症状及明显脱水表现,但当发热持续且水分摄入不足时,后期可能出现脱水。环境温度过高的患儿在发热时常伴有皮肤血管的扩张,以利于加速热量散失,其肢端通常较为温暖,可与感染所致的发热进行鉴别。当降低环境温度后,患儿的体温可降至正常。

(四)其他原因

任何可引起产热增加和(或)散热减少的因素均可引起新生儿发热。除上述情况外,癫痫持续状态、药物作用、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危象、Riley-Day综合征等均可引起新生儿体温升高。颅内出血也可出现中枢性发热。

4

治疗原则

首先应明确导致新生儿发热的原因,针对病因进行处理。若环境温度过高,则可适当降低室温或暖箱温度、移除致热原、减少穿着衣服;若由感染引起,应查明感染原,积极行抗感染治疗;若由脱水引起,则及时补充水分。新生儿发热的对症治疗应主要采取物理降温, 可根据患儿情况给予温水(33 ~ 36℃)沐浴或擦浴,主要擦拭新生儿的前额、枕部、颈部、四肢、腋下及腹股沟等部位。因 新生儿皮肤菲薄、皮肤吸收药物能力相对较强,严禁使用医用酒精进行擦浴,避免发生酒精中毒。必要时可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每次5 ~ 10mg/kg,口服或灌肠,间隔4小时可重复给药)治疗,但应注意避免出现体温的骤降,同时还应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对于环境因素所致的发热,应重在预防,特别是早产儿,因其发育更加不成熟,更容易出现体温的过高或过低。应尽量将患儿保持于适宜的中性温度及适宜的湿度环境中。中性温度(neutral temperature)是指机体维持体温正常所需的代谢率和氧消耗量最低时的环境温度,不同出生后日龄(postnatal age,PNA)及不同出生体重(birth weight,BW)新生儿所需的中性温度如下表所示。

5

临床病案

患儿,女性,出生2天,因发热1小时入院。入院前1小时(即患儿出生后第2天)发现患儿发热,测体温示38℃,伴肢端凉、反应差及拒奶,不伴呼吸困难、呕吐、腹泻等表现,遂入院。

个人史:患儿系其母G1P1,胎龄40 周,经阴道分娩,出生体重2750g,Apgar 评分1分钟、5 分钟及10分钟分别为9 分、10 分及10 分。母亲胎膜早破24 小时、羊水Ⅱ度污染,否认脐带异常,否认宫内窘迫及出生后抢救史。出生后半小时开奶,为纯母乳喂养,约3 小时喂养一次,喂养量不详。出生后24小时内已解大小便。

入院查体:体温38.3℃,心率180 次/ 分,呼吸62 次/ 分,血压74/36mmHg。足月儿貌,反应欠佳,刺激后哭声低。肢端凉,全身可见花斑纹,前囟平软,张力正常。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啰音。心律齐、心音有力,心前区未闻及明显杂音。腹软,肠鸣音正常,肝脾肋下均未触及肿大。四肢肌张力稍减低,原始反射尚能引出。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WBC 32.5×109/L,N 85%,CRP 23mg/L。入院松解包被后患儿体温逐渐下降,同时予以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感染治疗。治疗1 天后血培养示大肠埃希菌生长(ESBL阴性,对哌拉西林敏感)。

(一)病案分析

1.病史特点 患儿母胎膜早破时间超过18小时,有早发型败血症高危因素。患儿出生后2 天内出现发热,同时伴随反应差、拒奶等感染中毒表现。

2.体格检查 查体示患儿反应欠佳,并有肢端凉,全身可见花斑纹,提示存在末梢循环障碍。

3.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并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同时有CRP升高,提示感染可能。血培养示大肠埃希菌生长,诊断早发型败血症明确,故考虑发热原因为感染所致。

(二)鉴别诊断要点

患儿在出生后2 天出现发热,为纯母乳喂养患儿,需注意鉴别发热原因。

1.脱水热见于出生后2 ~ 4天,临床上常见的伴随症状为烦躁、哭闹、面色潮红、呼吸增快的表现,同时也可能有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尿少甚至无尿等脱水症状。但不应伴随有感染中毒表现及血常规和CRP异常,血培养应为阴性。

2.环境温度因素所致发热,因皮肤表层血管扩张、血液流动加速以利于散热,肢端通常较暖和,且不应出现感染中毒症状及血常规和CRP异常,血培养应为阴性。

内容摘自:《新生儿疾病症状鉴别诊断学》

石晶 母得志 陈大鹏 主编

科学出版社赛医学(sci_med)

#小儿健康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