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明的关系,是一项重要且十分 艰巨的任务 当代的大学生对传统经典的阅读不够,传统节日的功能也日渐微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胡晓明痛心地说,“电子游戏、网络小说、流行文化等后现代文化剥夺了学生太多的阅读时间。“从问卷的统计中可以看到,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大都给了一个中性的回答,对中国古典文献、艺术和习俗也很模糊。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骆玉明说,“传统文化中不需要被消解的是否都被消解了?站在全球化的立场,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否已经牢靠?还是有很多疑问的。对传统的认同还好 但在对传统的认同方面,问卷提供了令人欣慰的答案。中国哲学史专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王博将传统文化分为三个核心层次:道德价值、礼仪和人生理想。从问卷中可以看出,在道德价值方面,对儒家道德的核心仁、义、礼、信、孝等,没有一个人认为是“过时东西”,而对于仁、忠、孝等传统道德,超过50%的人选择了“自小耳濡目染”。至于礼仪,作为一个特殊例子,在关于传统节日清明节的问题上,同样有超过50%选择“真心诚意去扫墓”。在人生理想方面,认为“齐家治国平天下”一直是自己理想的占10%,69%的人选择“我会考虑”,选择是“别人的事情”和“已经过时”的,分别是14%和7%。胡晓明认为,“与85年前。
请联系实际,谈谈当代大学生应如何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理念的关系? 写作思路:要加强2113思想方面5261的积累。观点是文章的灵魂4102。文章中心不明确,或立意1653不深刻,往往说明作者思想肤浅。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库”。要善思。“多一份思考,多一分收获。正文: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变化,尤其是在经济上,短时期内就达到了巨大提升。可是中国的文化正面临严峻的形势。当下,文化除了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之外,也逐渐成为国际体系中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尤其是在文化软实力提及和运用的时候我国目前的文化状态用复杂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它不仅包含了极其复杂的内容—悠久的传统文化,多元的外来文化,层出不穷哦你给的网络文化,同时复杂二字反映出我国文化当前面临的巨大困境,从客观方面说,中国的当下文化反映出普遍的急功近利和浮躁的现象。西方文化传入之初,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巨大撞击,二者之间的分歧,矛盾,冲突剧烈。诸如在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问题上,我国的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西方文化强调“征服自然”在如何处理人与人之关系的问题上,我国传统文化强调“个体本位”。在如何处理民族关系问题上,我国的传统文化认为应该协和万邦,和而不同,西方文化认为应该征服世界。在具体价值观方面也有。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的实质 毛泽东曾经说过:“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阐述一下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发展的关系,是一道政治题,希望能有朋友提供该方面的参考资料,先谢谢了!请给我一个关于传统文化准确的定义。共2 由西方引导的近代化和。
如何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之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361326362化的结合,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实现现代化的内在需要。从一定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过程。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意义重大。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必要性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本身就内在的包含了两方面的内涵,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前者结合构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后者结合构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式。两者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都至关重要。但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在强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时候,忽视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文化实际的结合,造成我国的一些马克思主义者对中国自己的历史、哲学、文化缺乏应有的学习和研究,这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翻开今天的许多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和专著,见到的大量的是外国人怎么说,从中难寻中国。
在当代中国,要进行文化创新必须做到 D
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必须()。 A.全面继承传统文化 B.走“全盘西化”的道路 C.以当前我国的社 CD“全面继承传统文化”和“走全盘西化”的道路无疑是错误的,因为任何文化中都有精华和糟粕,都存在扬弃的问题。扬弃传统文化,吸收外来文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
如何处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关系 一、否定传统文化,也是2113否定历史。传统文化是5261一个国家民族在长期的社会4102实践中所积淀的物质文明和精1653神文明的文化遗产,也是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所以,对传统文化既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全部的吸收,只有站在时代高度,通过实践检验。汲取精华,清除糟粕,才是正确地发挥作用。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总要有建立在一定的经济、政治之上的文化,否定传统文化,也是否定历史,否定民族精神。人为地割断自己的“根”。美国文化哲学家怀特说过:“文化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文化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产生于更早的文化环境”,“现在的文化决定于过去的文化,而未来的文化仅仅是现在文化潮流的”。可以说,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史,也就是发展和丰富传统的历史。否定传统文化,必然抹煞民族精神。那种认为中国现代化只能从异质文化中汲取力量,企图以文化就是以西方文化模式代替中国传统文化模式的过程称为西化派是错误的。二、传统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形态,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这种传统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对社会长期发生作用。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举世瞩目的。
如何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传统文化其实也是持续发展变化的,我们不要拘泥于“传统”两字。古人尚且没有被“传统”束缚住手脚,奈何我等今人,要被困在“传统”和“外来”之间呢?中华民族的文化,本来就是吸收了许许多多其他文化的营养而综合形成的文化,这才是我们历经数千年而一直延续下来的根本。所以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关键就在于“包容”
如何处理现代化和传统文化的关系,是中日两国改革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近代资本主义,吸取了资产阶级优秀思想成果的精华,代表了人类文明发展的现代性。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面向世界,吸取包括资产阶级创造的一切现代化先进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