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连梁配筋简图

2020-07-17知识8

基础连系梁的配筋构造, JL2(2)400×1500表示:2号基础主梁宽400mm,高1500mm,共有2跨 Φ8@100/200(4)表示:直径为8mm的箍筋,加密区间距是100mm,非加密区间距是200mm;4肢箍 B4Φ25;T4Φ25表示:该梁底部有4根直径为25mm的贯通筋;顶部也有4根25mm的贯通筋 G14Φ12表示:梁侧构造筋有14根直径12mm;每侧放置7根屋面连梁的构造要求 7.2.25 剪力墙结构连梁中,非抗震设计时,顶面及底面单侧纵向钢筋的最大配筋率不宜大于2.5%;抗震设计时,顶面及底面单侧纵向钢筋的最大配筋率宜符合表7.2.25的要求。如不满足,则应按实配钢筋进行连梁强剪弱弯的验算。7.2.26 剪力墙的连梁不满足本规程第7.2.22条的要求时,可采取下列措施:1 减小连梁截面高度或采取其他减小连梁刚度的措施。2 抗震设计剪力墙连梁的弯矩可塑性调幅;内力计算时已经按本规程第5.2.1条的规定降低了刚度的连梁,其弯矩值不宜再调幅,或限制再调幅范围。此时,应取弯矩调幅后相应的剪力设计值校核其是否满足本规程第7.2.22条的规定;剪力墙中其他连梁和墙肢的弯矩设计值宜视调幅连梁数量的多少而相应适当增大。3 当连梁破坏对承受竖向荷载无明显影7a64e59b9ee7ad9431333337616565响时,可按独立墙肢的计算简图进行第二次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分析,墙肢截面应按两次计算的较大值计算配筋。7.2.27 连梁的配筋构造(图7.2.27)应符合下列规定:1 连梁顶面、底面纵向水平钢筋伸入墙肢的长度,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laE,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la,且均不应小于600mm。2 抗震设计时,沿连梁全长箍筋的构造应符合本规程第6.3.2连梁配筋图中Φ10@150\/200什么意思 箍筋箍筋间距200,加密区间距150连梁怎样配筋 连梁的配筋构造的要求:1、连梁顶面、底面纵向水平钢筋伸入墙肢的长度,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laE,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la,且均不应小于600mm。2、抗震设计时,沿连梁全长箍筋的构造应符合框架梁梁端箍筋加密区的箍筋构造要求;非抗震设计时,沿连梁全长的箍筋直径不应小于6mm,间距不应大于150mm。3、顶层连梁纵向水平钢筋伸入墙肢的长度范围内应配置箍筋,其间距不应大于150mm,直径应与该连梁的箍筋直径相同。4、连梁高度范围内的墙肢水平分布钢筋应在连梁内拉通作为连梁的腰筋。连梁截面高度大于700mm时,其两侧面腰筋的直径不应小于10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跨高比不大于2.5的连梁,其腰筋的面积配筋率不应小于0.3%。连梁配筋中,交叉斜筋的作用是什么? one thing,能否将交叉斜筋改成腰筋呢?如果可以,又有什么要求呢?连梁配筋在图纸哪里能看出来? 梁配筋图没标的话,要到总说明或备注里才能找到在梁配筋平面图中,这个按连梁设计要求怎么看? 连梁LL 是剪力墙的构件,这不是连梁!连梁应该有水平分布筋的,连梁的箍筋没有这么宽。请设计人来解释,为什么叫连梁?钢筋识图入门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连梁配筋图中Φ10@150\/200什么意思 箍筋箍筋间距200,加密区间距150satwe配筋简图中连梁交叉斜筋的数字代表什么意思 代表设计规范2113的规定值。考虑剪力墙洞口的梁的高度和洞5261口宽度比超过设计规范的4102规定1653值,所以需在洞口暗梁内增加斜向筋,斜向钢筋两端需锚入两侧剪力墙,施工上比较麻烦。原则上斜向筋起到抗剪作用。斜向钢筋两个方向都有形成斜向交叉十字型,与暗梁一般成45°~60°。扩展资料效能1.建筑物中的竖向承重构件主要由墙体承担时,这种墙体既承担水平构件传来的竖向荷载,同时承担风力或地震作用传来的水平地震作用。剪力墙即由此而得名(抗震规范定名为抗震墙)。2.剪力墙是建筑物的分隔墙和围护墙,因此墙体的布置必须同时满足建筑平面布置和结构布置的要求。3.剪力墙结构体系,有很好的承载能力,而且有很好的整体性和空间作用,比框架结构有更好的抗侧力能力,因此,可建造较高的建筑物。

#抗震构造措施#连梁#抗震钢筋#分布钢筋#抗风墙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