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过半,各家都祭出了自己的旗舰产品,我们发现如今旗舰机在芯片、屏幕、工艺上的同质化越来越严重,而能秀肌肉、秀技术的环节大多留给了影像系统,拍照表现的差异也直接决定了旗舰机的评级。
因此凰家评测内部就对谁才是今年的拍照机皇引发了很大争论,毕竟每个机器都能说出一堆亮眼的参数和先进的技术,纸上谈兵根本得不出结论,抱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态度,我们直接把六款旗舰找来一比高下。
提前给大家预警一下,由于我们更偏重实际体验和表现,跟专业机构的出发点不同,所以跟某 XO 的榜单差异较大,但其实对你更有参考价值。
前半段我们会着重给大家带来一些硬核对比,干货满满希望不要错过,当然如果你忍不住就要直接看样张,那就根据屏幕中的时间节点,直接跳转到你感兴趣的部分。
我们手中的手机,在你按下快门那一刻,到呈现出来给你一张照片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过程,前半程的工作需要光线穿过镜头直抵 CMOS,而后半程需要你手机中的ISP、CPU 运作起来。今天我们以过程细分,来细致看看六款旗舰有何不同?
【镜头保护玻璃】
我们以主摄像头为例,先从最外的镜头保护玻璃看起。
我们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儿,在这六款旗舰手机中,只有 iPhone 使用了蓝宝石材质来保护镜头,其他型号均使用光学玻璃,那为什么苹果要特立独行呢?
合成蓝宝石这种材质优势和劣势都很明显,讲优点就是硬度高、耐刮,我们找到一台小米 8 手机,对比同年的 iPhone XS,没有采用合成蓝宝石明显会有更多划痕,对成像造成一定干扰。并且硬度高韧性相应就变差,根据我们找到的一份实验数据,同样厚度的康宁玻璃可以承载 436 磅的重量,蓝宝石则仅可承载 161 磅,看看如今安卓旗舰硕大的矩阵模组,这么大面积应用蓝宝石无法保证其结构强度,而且成本也会搞得消费者吃不消。
在实际测试中,手里的这台 iPhone 11 Pro Max 在夜晚对光源拍照会有明显鬼影出现,其实这与蓝宝石玻璃的另一个缺点有一定关系——透光率偏低。
相比之下安卓阵营表现都不错,根据我们的了解得知,目前一些厂商会选择第五代大猩猩玻璃作为保护玻璃使用,我们从大猩猩官网找到的这份资料可见,其透光率可以达到 90.5% 以上。你可能有疑问,康宁不是出到了第六代大猩猩为啥不用呢?这是由于两款产品定位差别,第六代进一步增强韧性,提高手机屏幕的抗跌落性能,缺点就是相对更软,易产生划痕;反之第五代在抗划痕性能上更强,更适合作为镜头保护玻璃。
可以看出,在镜头保护玻璃材质的选择上,各家旗舰都是依据自身产品特点做了取舍,但对于整体成像质量来讲,不会有决定性影响。
【镜片】
透光保护玻璃之后,光就会迎来层层镜片,将它们引向 CMOS。
相信不少朋友都有一个刻板印象,就是镜头的镜片是玻璃材质,但在智能手机领域,镜片材质基本是 PC 和 PMMA,也就是聚碳酸酯和亚克力,这两种材质在可塑性、重量、抗冲击性上都要优于玻璃,不过透光率相比玻璃镜片稍低一点,在 90% 左右。
对于外观轻薄,又要应对日常各种使用情况的手机来说,明显现有材质更有优势。当然为了绞尽脑汁提升进光量,已经有厂商用上了玻塑混合镜头,在塑料镜片中混入一、两片玻璃镜片,获得更好的拍照效果,华为 PPP 的 10 倍潜望镜头就是代表选手。
再回来看几款旗舰,其中小米的主摄镜片数量最多为 8 片,iPhone 的镜片数量最少为 6 片,那么镜片数量的多少,对于成像有什么影响呢?
首先镜片越多对于光线的汇聚能力就越强,解析力就会随之提升;其次可以改善眩光的出现,光线在镜片之间会发生色散与反射,更多的镜片数量就有更多的余量去修正这个问题,之前提到的 iPhone 鬼影相比其他手机更严重的问题,也与其镜片数更少有关。
不过镜片也不是越多越好,高集成度镜头中,镜片数量越多良品率就会随之降低,所以对于手机来讲,保证矫正出良好光学表现的镜头片数即可,就目前来看,7 片式的结构基本平衡了体积、工艺难度和成像质量。
【对焦和OIS】
别小看这几片塑料镜头,它们除了承担集中光线到 CMOS 的作用,还得通过整体移动来满足自动对焦和光学防抖的需求。
由于手机镜头高度集成,镜片之间无法移动,因此实现对焦的过程就是用马达驱动整个镜头组,使其在 Z 轴上移动;而在实现光学防抖时,则是马达驱动镜头组在 X/Y 轴上移动。
目前在手机上实现光学防抖主要有三种结构:滚珠式、悬丝式以及形状记忆合金式。
悬丝式通过线圈和磁铁环的相对运动,实现自动对焦,并加入簧片限制镜组的移动方向,同时镜组底部再加入一组线圈让其平移,实现光学防抖;在对焦时只有镜组发生位移。
形状记忆合金式与悬丝式类似,对焦时同样只有镜组发生位移,但在实现光学防抖时,是依靠四根形状记忆合金的收缩来驱动模组运动,同时在镜组底部也加入了簧片。
滚珠式的差别就比较大,在镜组周围装有磁铁,下方配有 4 个滚珠,从而实现 X/Y 轴平移达到光学防抖;随后再在外围装配一圈磁铁,与 Z 轴滚珠,实现自动对焦。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滚珠式实现对焦需要驱动镜组 +OIS 模块,重量比前面只驱动镜组的方案更高。
不过也有 vivo X50 Pro 这样的非主流选手,采用微云台结构进行防抖,这里我们就不过多展开,如果你感兴趣可以移步凰家评测之前的评测视频,链接放在评论区了。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一下前前一阵颇受关注的手机镜头打快板事件,作为镜头组中唯一可移动部位,声音自然也是来自于此。
在相机断电之后,马达就不再限制模组的运动,悬丝式和形状记忆合金式都有簧片可以牵制住模组;而滚珠式也有相应设计,是通过磁铁让模组吸附在滚珠侧,并在滚珠上增加阻尼胶,来牵制住模组,随着整个镜组体积越来越大,这套方案的牵制效果越来越差。
基于以上原理我们可以判断,使用形状记忆合金式实现光学防抖的机型,打快板现象不明显,其次是悬丝式,而在大尺寸 CMOS 旗舰机采用滚珠式光学防抖方案,则会有比较明显的声音。
我们也使用高精度麦克风测试了下面几款机型的打快板现象,使用滚珠式光学防抖的手机,都会比较明显。
再来看一下打快板声音出现时手机运动的轨迹,这明显就是 Y 轴移动出现的声音,所以之前有媒体说这个声音来自于光学防抖,是不严谨的。
不过打快板本身不是质量问题也不影响正常成像,因为一旦相机通电就会牵制住模组不再乱动,不信你打开相机自己试一下。
【CMOS】
整个镜组部分看完之后,就要来到一个大家非常熟悉,厂商最常拿到台前秀肌肉的部分—— CMOS 传感器,其实光走到这一步,才算是第一次被你的设备感知到。
先来看一下六款旗舰的主摄 CMOS 参数,其中传感器尺寸最大的是华为 P40 Pro+,最小的是iPhone 11 Pro Max,传感器尺寸的大小会影响到相机感光量的大小;而从像素角度来看小米和三星分别以 1.08 亿的高像素领先,最低的是 iPhone 11 Pro Max,通常来讲,像素的表现会影响到解析力,不过手机摄影远没这么简单。
CMOS 传感器一般由四层结构组成,首先是微透镜,负责将光线引导向光电二极管;接下来是彩色滤光片,用于检测和分离颜色信息;然后是连接各个光电二极管的金属布线层;最后通过光电二极管将收集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不同传感器则会在不同结构处做优化,来提升CMOS的实际表现。
比如 OPPO 使用的这颗 IMX689 传感器,采用Quadbayer排列,拥有全像素全向对焦的性能,就是将覆盖在单个像素上的微透镜,改为每个四合一像素共用一个微透镜,从而使所有的像素都可以做相位差检测,对焦精度和速度都更快,同时还可以提升进光量。
而vivo上这颗三星GN1传感器,同样采用Quadbayer 排列,但在对焦上采用了如今少见的全像素双核对焦,这样做对焦性能可能稍逊于 IMX689,但单个像素会接受更丰富的光信息,就像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每个像素都要携带相位信息,就一定会损失一些光线信息。
再来看华为,直接对 CMOS 的彩色滤光片做了手脚,将绿色变成了黄色,由传统的 RGGB 排列变为了 RYYB(字幕加上中文:红黄黄蓝)排列,从而大幅提升 CMOS 的进光量。
CMOS 这个元器件其实只对光敏感,但它是个色盲,对颜色极其不敏感,所以就要在上层加上滤光片,目前主流使用的是拜耳滤光片,既 RGGB 排列,从而过滤对应颜色的光线,然后通过不同的亮度获得颜色信息,这时的照片还只是半成品,后续需要去拜尔算法的加入,来猜出除了红、绿、蓝之外的颜色,变为成品。
而 RYYB 排列方式,将两个绿色滤光片替换为黄色滤光片,相比只过滤绿色光线信息,还可以让红色光线信息一同通过,滤光的性能越差,就证明其对光的利用率越高,这也是华为宣称进光量提升 40% 的由来。
不过这样造成的问题就是,图像的还原变得更困难,由于红、绿色的光线信息混合在一个像素信息中,去拜尔算法会更加复杂,这也是第一代 P30 系列时,照片经常有不同情况的偏色原因。
华为也在不断优化这套算法,并且在 P40 系列上增加 AI 白平衡技术来辅助猜色,具体在 P40 Pro+ 上表现如何,后边的实拍样张环节会为大家揭晓。不过不论效果如何,这套算法本身,配合上麒麟处理器专为其提供的处理能力,目前都是华为手机在影像上的技术壁垒。
【ISP】
那么处理器在整个成像过程中提供了怎样的支持呢?可以说上述的各种图像还原、处理工作,都要依托于 ISP 和 CPU 的能力。在我们评测的六款旗舰机中,可分为高通骁龙 865,华为麒麟 990 和苹果 A13 仿生三个阵营。
其中骁龙 865 使用的是 Spectra 480 图像处理芯片,支持单摄像头以每秒 30 帧的能力连续拍摄最高 6400 万像素的照片,非连续拍摄最高 2 亿像素照片,同时原生提供了 HDR10 和 10bit 视频的录制,今年几款旗舰机的卖点功能,少不了这块 ISP 的支持。
而在华为麒麟 990 中,ISP 5.0 的数据吞吐率提升了 15%,带来了单反级降噪算法,提升照片降噪效果;苹果则是一直走芯片怪兽路线,支持4K 60帧 HDR 视频拍摄,多摄像头同时工作,取景器实时效果预览,这些数据吞吐量之大,是目前其他品牌手机无法达到的。
不过在这个计算摄影时代,单靠 ISP 并不能给你一张好照片,我也咨询了一下在厂商的朋友,目前主流旗舰照片的拍摄基于图像处理和算法处理两个部分,图像处理主要依靠 ISP,就是前面我们所说到的一系列工作,而类似于 AI 算法识别、语义分割优化、多摄像头协同工作这些,主要依靠 CPU 的性能。
也因此旗舰机的拍照表现好,不光是由于摄像头模组部分堆的料好,处理器性能足够强,也是拥有一张好照片的重要原因之一。
到此,通过摄像头捕捉一张照片,需要经历的所有环节,基本给大家理清,不过当今旗舰机,主摄能力有多强并不能决定它的拍照上限,还得看其他辅助镜头的表现。
【长焦镜头】
我们来看一下几款旗舰在长焦端的配置,可以发现目前主流的长焦镜头分为一般结构和潜望式结构,一般结构的长焦镜头主要负责的还是人像焦段,而潜望式结构则负责超长焦部分的成像。
手机要想拍的远必须让镜头中的光程增长,而一般式镜头在超长焦的情况下就会变得非常厚,虽然进光量高,但对当今的智能手机设计很有挑战,所以从实用性和美观度考虑,潜望式将镜片横向放置在机身内都是一种更聪明的做法。
再说潜望式长焦,最常见的规格就是 4-5 倍,我也询问了在某蓝厂做影像产品经理的女同学,为什么选择 5 倍这个焦段?得到的答案是:5 倍是平衡了用户的使用环境、变焦阶梯和空间体积这三方面之后做出的选择,他还给我们分享了一份内部调研数据,发现目前大部分用户启用变焦的倍数集中在 1-2 倍,在 2-5 倍时调用率开始下降,并且仅有 10% 的用户会调用 10 倍以上变焦功能。
而在变焦阶梯维度上,1-5 倍之间的画面质量,通过主摄或 2 倍镜头的数码变焦是可以保证画质的,因此将另一颗光学变焦镜头设置在 5 倍,接力另外的镜头完成后续变焦,对影像系统是很好的补足。据此可以看出,华为 P40 Pro+ 上由于采用了 10 倍光学变焦的潜望镜,所以增加了一颗 3 倍长焦镜头,就是用来保证 1 到 10 倍之间的变焦画面质量。
这个部分最后再单说一下华为的 10 倍潜望式长焦镜头,通过前面的讲述我们都知道,光穿过每一层镜片后都会有折损,并不是 100% 的光线都能顺利被 CMOS 接收,在这套镜组中,光程的长度要比其他镜头长很多,甚至还会经历反射,理论上光线折损会更大。
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又问到了在某花厂内部做工程师的女同学,华为在这颗镜头上使用了玻塑混合工艺,将其中一片树脂镜片替换成了玻璃镜头;其次在内部的光线反射镜上,使用纳米级工艺,保证镜面尽可能平整,将误差在 50-70 纳米之间,这么形容呢?大概就是一根头发的 2000 分之一。
【超广角】
最后在如今的旗舰机配置中,通常还搭配有一颗超广角镜头。
这个焦段更多是一种视角上的补充,画面的构图带来的冲击力其实远大于画面质量的呈现,也只有华为和 OPPO 给配备了豪华装备,其他机型都是 CMOS 素质没那么出挑的常规款。
不过豪华装备其实也不是为了拍摄超广角照片而来,都是更多为了服务其视频功能,华为的 4000 万像素 RYYB 传感器带来了极限暗光视频拍摄,OPPO 的 IMX586 则是为超级防抖 Pro 技术提供更大的裁切空间。
这六款旗舰手机,从镜头参数来看,三星、华为和 vivo 的影像系统硬件配置最为豪华,iPhone 11 Pro Max 则是在拼硬件环节有些占下风。不过我们一直强调,计算摄影时代硬件参数不起决定作用,有算法加入的成片效果如何,才能真的看出谁拍照更好。
下面,我们进入样张环节:
我们在样张测试前,已经将 6 款手机的系统升级为最新稳定版固件,同时由于现在手机默认开启 AI,我们为了贴合实际使用场景,也将包括 iPhone 的智能 HDR 在内的 AI 功能全部开启,在每一款手机拍摄照片之前,我们都使用镜头布仔细擦拭了镜片,避免污渍对画面带来干扰。
在进行拍照测试时选择的场景,也是充分考虑了一名普通用户拿到一台手机会拍些什么,不会一直对某一极端环境进行测试,保证体验更贴近大家。
【拍照测试】
首先我们来看日间广角场景,在这组样片中,除了 OPPO 白平衡有点飘,其他手机的成像基本处于同一水准,华为的颜色还原最为真实,不过对成片做了过多锐化,放大左侧的柳树,华为保留的细节也是最多,其次是苹果、三星、OPPO、vivo,而小米则是解析力有些不足。再观察天空细节,苹果的智能 HDR 还原出了最丰富的云彩细节,整体宽容度也是最高的,安卓各家里表现比较好的是 OPPO 和 vivo,同时 vivo 的算法增加了画面对比度,层次感更好。
我们再看一组,OPPO 偏绿问题依旧存在,不能真实还原当时场景;三星的 HDR 算法则是有点用力过猛,在建筑物主体和天空交界处出现断层;华为和小米在天空部分缺失细节;相比之下苹果在这一组表现不错,vivo 整体观感与苹果类似,不过天空细节少了一些。
从两组日间广角的样张中可以看出,iPhone、华为和 vivo 处于第一梯队,三星、小米紧随其后,OPPO 则是由于 AI 模式下白平衡出现了一定跑偏暂时落后。在这一场景也可以看出算法参与的强大,iPhone 11 Pro Max 的硬件参数垫底,但日间成像细节丰富程度甚至高过大底选手。
在日间超广角场景下,华为和 OPPO 由于高像素优势确实解析力相比其他家更高,遗憾的是华为的超广角视野实在是太窄了,无法利用超广角特性带来具有冲击力的构图,在这一点上,三星和苹果表现最好,广角视野最宽,同时在这一场景下可以看出,苹果的智能 HDR 算法非常恐怖,还原了最多天空云彩细节,不足就是在边缘解析力下降有些严重,还出现了紫边。
我们再来看戏台的暗部细节,vivo 表现最好,细节丰富且颜色还原准确,其次是华为和苹果表现不错,小米的解析力不太强,三星和 OPPO 则是暗部细节表现不如其他家。
通过这一组样张,更可以直观看出华为在超广角视野上的不足;三星、vivo 和 OPPO 则是正常发挥,苹果依旧还原了最多的天空细节;小米则是暗部细节缺失最多。
综合来看在超广角场景下,苹果和 vivo 处于第一梯队,三星、OPPO 紧随其后,而华为则由于视角太窄与解析力过低的小米在这一环节落后。
在人像拍摄场景下,我们都默认使用手机的人像模式,以 2 倍焦段来拍摄。相信大家一眼也能直观看出,vivo X50 Pro+ 拍摄的照片在观感上与其他家有一眼差别,由于给人像镜头配了一颗大底,在焦外虚化、亮度和解析力上表现都更出色,同时放大看小姐姐的右眼,只有 vivo 很好的消除了轻微的眼袋,但是保留了卧蚕,AI 自动的美颜效果令小姐姐非常满意。
再看其他手机,华为的效果也很不错,在人物肤色和背景虚化的表现上紧追 vivo;其次是三星走的自然美颜路线;苹果、OPPO 和小米其实效果也不错,不过色调并不准确,对于人像的肤色也没有进行算法上的矫正。
我们再来看一下抠像方面,放大左侧的头发,可以看出苹果、三星都会有一定的锯齿出现,而国产四家都比较顺滑,小米和华为的看起来最自然。
综合来看在这一场景下,vivo 处于第一梯队,其后是华为和三星,最后则是小米、OPPO 和苹果。(样张会标上序号)所以屏幕前的各位觉得哪张小姐姐最好看,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在日间 5 倍长焦场景下,三星、OPPO、vivo 都会通过潜望镜头来成像,华为和小米是依靠混合变焦算法,而苹果是数码变焦。我们通过观察屋檐的纹理细节即可看出,苹果在解析力上已经无法与其他家抗衡;华为和小米的解析力表现也不如通过潜望镜来光学变焦的三家;OPPO 在这一焦段也有一定的白平衡问题,但解析力成像与三星和 vivo 在同一水平。
我们再来看日间 10 倍场景,在这一焦段下,华为启用了光学潜望镜头,苹果依旧数码变焦,其他家则是混合变焦算法。我们放大荷花看细节,华为在光学变焦下呈现的细节最丰富,花瓣上的纹理清晰可见;其次是三星、OPPO、vivo 三家细节也不错;小米由于缺失光学潜望镜头,同样倍数的变焦上确实不占优势;当然采用数码变焦的苹果仅仅能做到的是拍到了,这也是镜头组结构所决定的限制。
我们再进一步,看一下超长焦场景,由于 10 倍已经是苹果的最长焦段,所以这位选手在这一环节就让他暂时退出群聊。三星和华为在这一场景都可以变焦到 100 倍,OPPO 和 vivo 则是 60 倍,小米是 50 倍;拍摄同样一个标志,华为字体展现最为清晰,vivo 和三星其次,小米解析力不足,而 OPPO 则是照片涂抹严重,再加上长焦段防抖不太稳定。
所以超长焦能否拍清,跟手持防抖算法有很大关系,在我们的实际测试中,三星防抖表现最好,可以手持稳定拍摄,OPPO 和 vivo 会有可掌控的移动,小米和华为则有些飘,轻微抖动会变成景物的大幅度移动。不过三星和华为在超高倍变焦情况下可激活缩略取景框,方便定位拍摄主体,这个设计非常贴心。
综合三个长焦场景来看,华为、三星、OPPO、vivo 处于第一梯队,小米处于第二梯队,苹果则是先天不足落后。
总的来看在所有日间场景下,有着豪华配置的三星、华为、vivo 表现都不错;苹果凭借算法优势在广角和超广角环节也能小胜安卓旗舰;而 OPPO 和小米则需要加强算法,保证稳定出片。那么在更考验的相机表现的夜间场景,表现还会这样么?我们现在来看。
在夜间普通模式下,华为 RYYB 传感器+大底优势尽显,放大左侧水坝和下方小船的细节相比其他手机多的不是一星半点,画面中间的高光部分也得到了很好的抑制,整体成像硬质量最高;苹果三星和 vivo 在这一环节表现在同一水平,画面亮度和细节展现也都相当;小米则是高光过曝的同时暗部细节还缺失,OPPO 虽然没有过曝,但整体成片比小米亮度更低。
在同一地点打开夜景模式之后,安卓旗舰的成像就差不多到了同一水平上,同时画面亮度和细节比 iPhone 更丰富;值得注意的是华为,在超级夜景模式下亮度反而不如普通模式,这是由于他在超级夜景下走的是长曝光策略,而普通模式是拉高 ISO 的做法,这样夜景模式下照片细节会更丰富,对于夜色的还原也更准确。
同样观察画面左下角,几张照片中表现最好的是华为和三星,其次是小米、OPPO 和 vivo,iPhone 暗部细节过少。
再看一组极限暗光下的夜景照片,华为在高光抑制和暗部细节保留方面依旧具有优势,灯体上的铁丝网和画面左侧的爬山虎展现的最为清晰;在夜景普通模式下问题最大的还是小米,高光丝毫没有抑制,这个问题我们从最初的单品评测到现在上半年横评都有发现,希望小米能尽快优化一下;而剩下几家表现都是正常水平。
在同一场景打开超级夜景模式之后,对于画面中心的光源除了苹果都能得到很好的抑制,看清周围的铁丝网,其中华为和三星表现最为突出,同时华为在左上暗部和右侧墙壁的细节要比其他家多很多,不过这一部分在色调上有些偏红;OPPO 和 vivo 整体发挥也不错,小米在颜色还原上出现了问题。
综合来看在夜间广角场景下,三星、华为和 vivo 表现稳定,处于第一梯队;OPPO 紧随其后;小米和 iPhone 则是由于普通模式下夜景不太理想落后。
而在夜间超广角场景,三星、华为、OPPO、vivo 都支持超广角夜景模式,苹果和小米只能在普通模式在拍摄。这组样张中,三星、vivo 的表现最好,对于高光的抑制不错边缘解析力也没有严重下降,成片的色调也还原了当时场景。
接下来是苹果,对于高光的抑制稍差以及边缘解析力有些下降的有些严重;其次是 OPPO,质量很高但色调还原有些不准确;最后是华为和小米,华为其实对曝光的控制最准确,就是色彩的还原跟真实场景差距太远,小米则是高光抑制和细节处理都不太行。
我们同时也测试了一下夜晚的 5 倍长焦,同样的在这一焦段下,只有三星、华为、OPPO、vivo 四家支持夜景模式。通过实际样张可以看出,苹果单纯依靠数码裁切变焦已经不能获得良好的观感,而不支持夜景模式的小米则照片中全部的高光没有抑制住。
相比之下三星和华为在色彩还原和高光抑制上表现是第一梯队,OPPO 和 vivo 都出现了相同情况的偏色以及炫光问题位列第二梯队,苹果和小米位列最后。
整个拍照环节已经通过不同场景的样张,给大家呈现了结果,总的看下来,在各个焦段、场景都能有不错表现的是三星、vivo 和华为。三星的表现更为平均,没有突出表现但一直稳定发挥;vivo 则是人像模式一枝独秀,其他场景一路稳定发挥,色调还原也很准确;华为则是夜景和长焦端的体验真的强。
而 iPhone 确实由于硬件条件的原因,在夜景和长焦段的表现无法与安卓旗舰抗衡;OPPO 在大多数场景下都不错,遗憾的是白天 AI 模式下的色调问题,导致成片观感不佳,期待后续在算法端的优化;小米则是在超广角、普通夜景模式下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急需影像团队好好调教一番。
【视频测试】
讲完静态的拍照,我们再来看一下动态视频的表现。
在这一环节,所有对比视频均是由默认模式拍摄,没有进行任何手动设置,帧率为 1080P/30 帧,这也与大多数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况相符。拍摄视频时,我们将所有手机捆绑在同一设备上,进行手持拍摄,保持抖动幅度和行进路线一致。
我们先来看这一组手持奔跑的画面,其中华为和小米的看起来最稳定,三星、OPPO、vivo 其次,苹果画面中的晃动幅度最大,不过由于是通过对画面的裁切进行电子防抖,三星、小米、OPPO 的画面中都会出现撕裂和果冻效应,而vivo 还会出现画面的扭曲;华为在这方面做的还不错,既保持了画面的相对稳定,同时画面的质量也不错,苹果由于防抖力度最小,自然画面质量也是不错。
再来看这一个片段,我们定格在其中一个场景相对复杂的静帧上,其中苹果、OPPO 和 vivo 的画面宽容度都较高,店铺内的暗部细节和招牌上的高光文字都清晰可见,而三星和华为的高光部分有些曝掉了,小米在宽容度的表现上也不错,就是色彩还原不如 OPPO 和 vivo 准确,画面整体偏灰调。
接下来我们对比一下收声效果,通过实际对比发现,华为对于环境音的降噪最彻底,人声的表现最突出;苹果的收声质量比较高,人声和环境音比例也很合适;vivo 则是收声音量最大,但也会收进环境杂音;其次三星和小米的收声水平基本一致,没有做人声的突出处理,但足够清晰;OPPO 则是整个声音略显单薄,对人声的处理上有瑕疵。
而到了夜晚在暗光环境下,苹果、OPPO、vivo的画面亮度和宽容度表现都不错,其中 vivo 的画面亮度最高;而在视频场景下,需要实时处理的算法比照片多上很多,这时麒麟 990 的性能其实不能很好的支持那颗电影镜头的表现,导致画面质量不如预期,也期待在今年的麒麟芯片上,性能可以得到更大提升。
小米遇到的问题与拍照时相同,对于光源的抑制基本没有;三星则是表现出乎意料,夜晚画面会变得涂抹严重,白平衡也不是很准确。
最后在几款机型的视频拍摄规格上,我们也为大家总结了一下:
现在只有小米、vivo、三星三款机型可以拍摄 8K 视频,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高分辨率视频模式下,并不支持算法、自动追焦等功能。
看完整个实拍体验之后,想必大家心里已经对哪款手机拍照好心里有数,不过还有一点不容忽略,我们在采集这些素材的过程中,在手机本身的交互上,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我们从相机的启动、取景器、成像速度以及是否支持高效存储格式,这是会直接影响到拍照体验的方面,给大家做了逐一测试。
【相机启动速度】
我们先使用高帧率视频,看一下几款手机的相机App启动速度。在这项测试时,我们清空手机后台,并同时点击相机 App 按钮,以进入相机并出现取景画面为止。从视频中可以看出,iPhone 11 Pro Max 速度最快,OPPO Find X2 Pro 第二,小米10 Pro 第三,华为P40 Pro 第四,vivo X50 Pro+ 第五,最后是三星S20 Ultra。
【相机快速启动方式】
除了启动速度之外,相机快速启动方式设置的是否合理,也决定了能否更快的捕捉一个瞬间。iPhone 可以长按锁屏界面的相机图标或直接右滑锁屏进入相机;三星、华为、小米、OPPO、vivo除了可以在锁屏右下角向上轻滑进入,还分别提供了熄屏直接激活相机的方式。
三星可以设置熄屏下双击电源按键快速唤醒,华为可以通过双击音量下键唤醒,小米也可以双击电源键进行唤醒,vivo可以长按音量下键唤醒,OPPO 则比较特别,熄屏情况下在屏幕上画个圆即可唤醒。这种特殊的唤醒方式容易形成肌肉记忆,在急需启动相机时可能会比锁屏滑动的体验更快一些。
【取景器】
而打开相机之后,我们第一眼能感知到的便是取景器。在取景器的功能上,苹果保持一贯的简洁作风,所有功能在一个界面中都可以找到;而安卓阵营则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可选,所有安卓旗舰也都支持专业模式,而苹果要想在专业模式下拍照,则需要下载第三方软件实现。
而在取景器的现实效果上,苹果除了在激活DeepFusion 时无法做到所见即所得,其他情况包括智能 HDR 效果都能实时预览,并且取景器帧率很高,这点体验很好;其余骁龙 865 旗舰在大体的颜色、曝光上可以做到实时预览,但是取景器无法叠加 HDR、AI 算法,需要到相册中进行最终确认,但效果相差不大。
华为则是为了保证取景器流畅,将取景器分辨率降低,导致一些场景会比较模糊和出现失色情况,同时由于华为后期的算法比较激进,最终成片的曝光、颜色都会和取景器有较大差别,这一情况在很多时候都会给拍摄者造成困惑。
由于几款安卓旗舰都支持超远变焦,我们也看下取景器的变焦区域设计是否合理,其中苹果和OPPO 都使用转盘式,靠大拇指即可完成变焦过程,同时改变焦段时都会有震感配合,可以精准确定到指定地方;小米、三星和 vivo 则是变焦条竖置在取景器右侧,同样适用单手即可操作,并且小米和三星还会提供常用焦段的快速按钮,一按即达,方便不少;华为则是使用了横置变焦条,通常单手不能直接变焦到高倍数,需要另外一只手来接力配合,一定程度增加了拍摄时机身晃动的可能性,有些不合理,希望在今后版本更新中可以改进。
【成像速度】
在成像速度方面,几款旗舰手机由于处理器性能是足够的,在普通模式下都能在按下快门的一瞬间保存图片,不过华为相机在按下快门一刻,它会偶尔弹出提醒,告诉你拿稳相机,正在优化照片,但这时照片已经出现在了相册预览中,让使用者迷惑照片到底有没有拍完,想动不敢动,建议直接把优化照片的过程,完全放在后台静默进行。
而在夜景模式中,则需要根据场景的亮度判断不同的曝光时间,苹果、三星、华为、vivo,在界面上会出现相应倒计时提示,点击快门之后需要站稳等待相应时间才能完成拍照;这里建议一下 OPPO 和小米也加入相关的倒计时设计,让拍摄者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拍摄完成,目前两款机型在夜景长曝光模式下仅是转圈,没有清晰的时间提示。
【是否支持高效存储格式】
最后说一下近期比较热门的高效存储格式,在照片方面,相比传统的 JPEG 等格式,HEIF 压缩比更高,可以在保证相同图像质量的情况下占用更小的存储空间;还支持存放多张图片,甚至存放例如音频文件,进而支持实现类似 GIF 动画或 Live Photo 等效果,提升拍摄者在创作时的发挥空间。
而在视频方面,H.265 提高了编码效率,在保证相同图像质量的情况下视频占用空间更小,所用资源更少速度更快,同时在更低码率下实现与 H.264 相似甚至更好的画面质量,即信噪比更高,占用带宽更小。
最近几年由苹果率先支持的这些高效存储格式也在不断被安卓旗舰机支持,我们也在兼容性上为大家做了盘点,H265 视频六款旗舰全员支持,而HEIF格式的照片拍摄则是有 3 款旗舰支持。
到此,2020 上半年的 6 款拍照旗舰,我们从镜头参数、成像表现、交互体验三大维度给大家做了全面横评,整个过程经历下来发现,就像人无完人,机也无完机,有待优化的地方还有很多,我们也把成像表现+交互体验的所有部分进行打分,每项总分 6 分最后取平均值。
通过表格可以看出一些令人意外的结果,苹果虽然硬件不豪华,但凭借算法和体验的加成,最后得分竟能排在第三;三星这位 DxO 第七选手竟是排在第一,目前新固件更新后的成像表现确实不错,与我们一开始单品评测相比有很大进步,建议三星可以考虑重新给媒体安排一波评测了;华为硬件足够豪华,成像质量足够高,就是体验方面提升空间贼大,优化好了肯定能成;小米emmm,我是真没想到,只能期待固件更新;OPPO 相机硬件没得说,软件算法上还有提升空间,千万不能骄傲;vivo 非常令人惊喜,这是直接在影像系统挤爆了牙膏。
摄影是光的艺术,这句话你可能听过无数遍了,但它的迷人之处不止于控制光,甚至还可以定格时间、拉近空间。随着强大的算法加入进来,我们使用一台轻薄的智能手机,即可定格白天、黑夜,与百米之外的物体相近,突破曾经时间和空间的桎梏;曾经这种尝试与突破更多是由国际大厂带来,而如今则是国产厂商的一些思考和实践更加领先。
我们不多想,就把时间拨回到 5 年前,OPPO R7、小米 4、华为 P8 这些手机在影像水平上能与当时的 iPhone 6s、三星Note 5 同台竞技吗?
国产厂商这几年在硬件和算法上的不断投入,实实在在把随手拍出好照片这件事儿的门槛进一步降低,并通过一款款旗舰机,将这些好处传递到消费者的手中。相信这也是每一位摄影爱好者和普通消费者喜闻乐见的事情,毕竟生活中有那么多的美好瞬间,值得更好记忆。
这里是 Phoenix Lab,咱们下期再见。
监制:于浩
主笔:闫烁
编导:赵瑞斌
摄影:赵瑞斌
剪辑:黄兆雍
后期:周霭廷
视觉:王敏吉
内容支持:胡知非 贾楠 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