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曾经为牛郎织女牵线搭桥的老黄牛,又火了起来。倒不是牛郎和织女的故事重新上演了,而是“黄牛”们又有了新的“工作”。尤其春运期间,“黄牛”更是猖狂。如今的“黄牛”不能望文生义,他们是专门倒卖票据的团体,人们又叫他们“黄牛党”,俗称“票贩子”。
“黄牛党”由来已久,不同时期,“黄牛党”扮演着不同角色。在新中国成立前,一些人看准战乱时局不稳,经常会囤积一些人们需要的东西,比如法币、医药、布匹等,等到时局混乱,商店关门粮价暴涨,这些人便高价出售囤积的货物,从中赚取差价,牟取暴利。在“文革”期间,“黄牛党”主要倒卖的对象是三大件,那些家庭收入水平较高的人都会置办这些东西,于是就给了“黄牛党”赚钱的机会。
到了近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神消费逐渐增加起来。乐听场交响乐或看场球赛等成了人们休闲消遣的首选。需求的人多了,票成了紧缺的资源,于是,“黄牛党”又发现了赚钱的苗头,高价倒卖门票也就成了他们只赚不赔的买卖。
那么“黄牛党”一称是如何得来的呢?《方言词典》中解释说,那些责任心差、不履行自己诺言的人通常被人们称为黄牛。黄,在方言里,有告吹的意思。而“党”是上海方言里对一些现象划分类别时常用的说辞。当那些人抢购囤积物资票券时,投机倒把的人像骚动的黄牛群,场面混乱不堪,人们便将这类人称为“黄牛党”。
其实说他们是“黄牛党”,最重要的一点是黄牛一年换两次毛,而且皮硬毛多,和票贩子们非法获取毛利有相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