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苏州人家的小康生活:相城船拳“打”出新生活

2020-07-24新闻4

(金乡邻通讯员顾婧)在苏州相城北桥街道新北村,有一支远近闻名的“开口船头拳队”。他们刀枪剑戟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擅长在仅有方寸之地的船头上,一边展示拳脚功夫,一边用吴语小调歌颂历史英雄人物的事迹。在他们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下,已沉寂50多年的北桥开口船拳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近日,随着梅雨季结束,船拳队队长吴林根开始在微信群召集队员恢复日常训练。“8月份在市里有一场表演,我们要抓紧练习。”谈起与自己“相伴”多年的船拳,吴林根神采飞扬。

今年55岁的吴林根是土生土长的北桥新北村人,也是自北桥街道重新挖掘船拳起,最早加入这支队伍的“新鲜血液”。“当时年轻的拳师很少,最初召集的一批老拳师里,最年轻的也有70多岁了。”吴林根回忆,2011年,北桥街道在新北村搞试点,组织老拳师回忆演练,将船拳技艺传授给村里部分青壮年,希望将开口船头拳“抢救复活”。

本就是健身爱好者的吴林根得知这一消息,立马自愿加入了这支队伍,还鼓励身边10多位“健身达人”一起参与进来。“既能强身健体,又能把北桥的文化传承下去,一举两得!”

就这样,新北村“开口船头拳队”正式成立。吴林根的生活中,也多了除家人、工作以外的又一份牵挂与责任。

“刚开始条件比较艰苦,我们都是白天各自上班,晚上聚在一起打拳,业余时间在外演出。”吴林根说,队伍成立之初,没有场地和兵器,大家只能“赤手空拳”上阵,在村里临时开辟的一小片室外空地上,由老拳师拿着仅有的几件兵器在前演示,年轻拳师则拿着棍子在后面学习。

除了硬件设施跟不上,当地百姓对船拳的“漠视”也阻碍着船拳队伍的发展壮大。“老百姓都忙着赚钱养家糊口,没有打拳的心思。”每每走街串巷去动员,吴林根经常吃“闭门羹”。但秉着传承的初心,在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下,船拳队日复一日坚持练习,每每有表演机会,也总是冲在前头。渐渐地,吴林根发现,船拳队竟然“打”出了知名度。“有从周边其他村慕名而来的人,想要加入我们。”

2013年,占地300多平方米的北桥船拳馆建成,内有北桥船拳资料展示区、演练区,外设演武场及固定式船头。船拳队将训练场地搬至此处,每逢练拳,总能吸引众多老百姓前来围观。在此过程中,吴林根又欣喜地发现,出于兴趣,竟然有十多岁的少年自告奋勇加入他们的队伍。

“船拳要发展,就要年轻化。”吴林根介绍,目前船拳队约有30来人,平均年龄在45、46岁上下。“如果源源不断有年轻人加入进来,逐渐拉低队伍的平均年龄,那船拳定能更好地传承下去。”为此,吴林根正计划在北桥的中小学开设船拳班,让年轻一辈在耳濡目染中了解船拳,爱上船拳。

截至目前,新北村“开口船头拳队”的足迹已遍布江苏全省多个城市,2019年还登上了江苏省第七届农民体育节舞台,获得了体育项目展示金奖。

多年来,在带领新北村船拳队伍“闯荡江湖”的同时,吴林根也见证了家乡北桥的种种变迁。村里的路变宽了,周边的高楼变多了,老百姓的代步工具升级了,业余生活也日渐丰富了……吴林根说,他很高兴看到,伴随船拳队拳技提升、队伍壮大的,是当地老百姓蒸蒸日上的生活水平。

如今,新北村也盖起了一座小巧精致的船拳馆,而船拳队拥有了一艘崭新的“新北拳船”。“不久前我们对这艘船进行了改造,扩大了船头,安装了马达,希望有一天可以开着这艘船去市里、去更远的地方演出,将我们的开口船拳推向更广阔的舞台!”吴林根憧憬地说。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