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乡村狮舞现状怎么样了? 鼓声渐稀,后继乏人。农耕文明时代,以宗族立村聚居,乡村狮舞应时而生,村村有狮舞,族族有狮团。随着城镇的迅猛扩张,乡村人口的大量转移,宗族聚居方式的逐步瓦解,乡村狮舞活动的式微不可逆转。粤北乡村狮舞的总体现状,是技艺传承后继乏人。有粤北客家特色的舞狮唱“簪花歌”和采“文学典故青”等传统已经失传;不少狮舞程式、打击乐技艺和武术套路也濒临失传;狮头制作没有继承者,不少有地方特色的狮头已面目全非。2015年12月,清远市清城区有关部门组织的鸡公狮舞进校园活动,设置一年培训期,由龙狮田村客家鸡公狮舞队队员免费传授舞狮、武术和打击乐技艺,培养乡土民俗传承人。这也是解决狮舞技艺传承后继乏人的一种办法。名录保护,重点扶持。既然乡村狮舞活动的日趋式微不可逆转,全面抢救亦不可能做到,只能重点扶持保护。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是重点扶持保护的措施之一。目前,粤北乡村狮舞(包括与狮舞相类似的乡村传统舞蹈)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的有:连州市挂榜村的布袋木狮舞,韶关市乐昌县的青蛙狮舞,佛冈县围镇村的舞被狮,阳山县旱坑村的双凤舞,连州市东田坪村的马鹿舞等;清远市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青塘的民俗风情 位于螺河中游的陆丰青塘村(古老村落),人口众多,村民酷爱武术。青塘黄氏始祖原是明朝碣石卫军官,后调任大安屯军总旗,随着屯田制的弱化及消亡,弃甲归田,开基青塘。然而学拳练武的习惯不改,以致今日,武术成了青塘传统文化之一。据传,康熙年间,清朝政府大破少林寺,有七位大师死里逃生,流落民间。其中一位大师得知青塘黄氏家族是明军后裔,族人平时喜欢耍棍习拳,逢年过节必有舞狮欢庆的习惯,便藏身青塘,传授南少林武艺。首批徒弟为黄宗仪、黄开封、黄开茂、黄子强等叔侄,得到大师的传授、点拨,功夫日益长进。开封、开茂兄弟还接连考中武秀才。黄子强(族人称二公、外人称黄骞),武艺更是出类拔萃。他跟随大师学习南少林拳、又学习峨嵋拳,创出技法独特的“前伸后拱”招式,人称“青塘拳”。其拳运动幅度大,上中下动作快速勇猛,手法严密紧凑,常以左腿出击最为凶猛。出于谋生的需要,黄子强还出外设馆教拳。青塘拳传人:黄君炼(又号君愿或君县,被碣石卫千总授予两县无敌称号)。黄栋梁(又称仲阳),内外兼修,一整套青塘拳术,运用得挥洒自如,年纪大了,还能一拳打穿田壆,吓跑寻恤滋事狂徒。青塘武术主要包括舞狮、拳术、棍术,徒手对打(盘拳。
请教:舞龙的赞词,谢谢各位老师 金狮下界喜连连,特向×夫妇拜新年。一拜老者福无量,儿孙满堂身体健。二拜中者志气大,敢想敢干敢向前。三拜少者易成长,勤学好问有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