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加之以师旅是不是状语后置 1.

2021-03-22知识5

在文言文里,有“于”字的都是状语后置吗?若不是,请举例 因语境不同,“于”这个词往往有多种含义。一、与名词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一)、在文言里,“于”经常与名词组成介宾短语放在句末,构成一种状语后置的特殊句式。这也是“于”作为介词的常见用法。1、引进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可译为“在”“到”“从”等。例如:(1)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译为“在”)(2)皆朝于齐。(同上,译为“到”)(3)虎兕出于柙。(《季氏将伐颛臾》译为“从”)2、引进动作行为有关的对象。译为“向”“对”“跟”“与”等。例如:(1)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译为“向”)(2)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译为“对”)(3)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跟”)3、引进比较对象。译为“比”。这种情况中,“于”的前面往往是形容词。例如:(1)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译为“比”)(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译为“比”)4、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被动。它往往跟在动词后面,译为“被”。例如:(1)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被”)(2)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译为“被。

加之以师旅是不是状语后置 1.\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出自哪里 这是一个状语后置,以,可以翻译成把。也就是:以师旅加之,因以饥馑(加)之。把侵略的军队加在这国家上,接着把灾荒加在这国家上。全局意思是:有别国的军队来侵犯它,。

《侍坐》中的特殊句式 1、不吾知也(宾语前置)白话译文:没有人了解我的才能。2、则何以哉(宾语前置)白话译文:那你又能做什么呢。3、尔何如?(宾语前置)白话译文:你怎么样?4、何伤乎?(宾语前置)白话译文:那又有什么关系呢?5、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状语后置)白话译文:有别国的军队来侵犯它,接连下来国内又有饥荒。6、为国以礼(状语后置)白话译文:治理国家要讲礼让。7、则何以哉(固定句)白话译文:那么(你们)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扩展资料写作背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先进》篇,标题为后人所加。文章记录的是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这四个弟子“言志”的一段话。生动再现了孔子和学生一起畅谈理想的情形。子路的轻率急躁,冉有的谦虚,公西华的委婉曲致,曾皙的高雅宁静,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是一段可读性很强的文章。《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合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

加之以师旅是什么句式 “加之以师旅”,就是“对(它)发动战争”.“为国以礼”是介宾短语后置,即“以礼为国”,意思是“以礼义治理国家”.

1.\ 我认为:1、\"于弟子\"是状语.翻译过来是:老师不必比弟子贤能.“贤能”是形容词,是形容老师的.状语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整个句子的,在本句中,“于弟子”是用来修饰“贤”的,因此“于弟子”是状语.句子中“.

请教: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第二个“之”的用法。谢谢 代词 代词 和第1个之指代的一样 你好!状语后置标志。不译。“以师旅”和“以饥馑”是状语。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代词 代词!

\ 1 可以,更准确地说是介宾结构后置.另外请注意,【于】翻译为【从】,【举】翻译为【被推举】,即傅说从筑泥墙的建筑工人之间被推举出来.2【下】是‘方位名词’,此处翻译为【向下、往下】,作状语修饰动词【注】3 你要联.

因之以饥馑是状语后置吗?那位专业人士分析一下,急! 这句话出自《论语·先进第十一》,原文是“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因之以饥馑”既“以饥馑因之”翻译过来就是“连着用荒年加在这个大国之上”,是典型的状语后置。

#加之以师旅是不是状语后置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