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性,是佛学典籍中经常出现的一个重要概念。在佛教的各个宗派中,不论是小乘,还是大乘,是教下,抑或是宗下;都谈到它。但由于各家的核心思想不同,所以赋予的含义也往往不一样。本文将举出几种代表性的说法并作一比较说明。一、各家所说的“自性”(一)有部的自性。有部,具称说一切有部,是上座部流出的大部派,盛行于西北印加湿弥罗一带,人才辈出,注疏丰富。主要论典有“六足一身”。“六足”即《法蕴足论》、《集导门足论》、《施设足论》、《品类足论》、《界身足论》和《论身足论》;“一身”是《大毗婆沙论》,及《发智论》等。其理论特点是三世实有,法体恒有。有部之所以得名一切有部,就是因为它主张三世实有,法体恒有的缘故。有部将一切法加以归纳分类,其中最完整的分类,要算世友的《品类足论》及世亲的《俱舍论》中所说的五位七十五法。五位.即色法、心法、心所注、心不相应行法、无为法。色法分为十一种,心法一种,心所法分为四十六种,心不相应行法分为十四种,无为法分为三种,共合七十五种法。这些法在有部看来,都有它的自性,此自性恒有。那么自性是什么呢?在《大毗婆沙论》中有自性门,说明某法的体性是什么,这就是出体。有部论师对世间、身心一切。
关于《大毗婆沙论》的一点疑问? 色等非欲。胜义欲者。谓于彼爱然经颂说。彼是欲者是欲具故。又如于退具立以退名。如契经说。有五因缘令时…
其实唐三藏\"取真经\"的故事,在人们心里已经根深地固了.但其实历史上唐三藏真正取来的不是什么经,而是一句话,那就是\"喃无阿弥陀佛\".就是要告诉世人,我佛慈卑的意思.
请问佛经中的那由他是什么意思? 个,十,百,千,万,亿,兆,京,垓,秭,穰,沟,涧,正,载,极,恒河沙,阿僧祗,那由他佛教用语。梵语nayuta、niyuta,藏khrag-khrig。音译又作那庾多、那由他、那由。
三界之外的地方是什么?这个问题我也很想知道,从没查过,今天查了一下,结果如下:三界梵语trayo dha^tavah。巴利语tisso d:-三界,之外
七十五法的无为法 无为法三种:(1)择灭无为(梵pratisa?khyā-nirodha),依正智简择力而得之寂灭法;(2)非择灭无为(梵apratisa?khyā-nirodha),非依正智简择力,但依缺生缘而现之寂灭法;(3)虚空无为(梵ākā?a),以无碍为性,容受万物而遍一切处。此三法无生、住、异、灭四相之作为,故称无为法。《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二等所说与上略异。亦有将七十五法分为色、非色,有见、无见,有对、无对等形式者。[《俱舍论》卷四、《俱舍论光记》卷四](参阅‘五位七十五法’1089)
佛教的三摩地是指什么,何谓三摩地 三摩地梵语sama^dhi,巴利语同。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意译为等持、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即远离惛沉掉举,心专住一境之精神作用。。
无嗔 是什么意思,佛学如何解释?无嗔 是什么意思,佛学如何解释?佛学大词典 对“无嗔”解释如下:\\x0d【无嗔】梵语apratigha.又作不嗔、不嗔恚.为‘嗔’之对称。.
大毗婆沙论的历史作用 《大毗婆沙论》对印度佛学的发展起了颇大的推动作用。它提高了说一切有部在当时小乘佛学中的地位,该部的学者由此被称为“毗婆沙师”。同时也出现了不少有关此论的著述。如法胜的《阿毗昙心论》,法救的《杂阿毗昙心论》,世亲的《阿毗达磨俱舍论》,众贤的《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和《显宗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