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户籍制度改革的好处 户籍制改革

2020-07-24知识7

户籍制度改革的好处 户籍制度是一项基本的社会管理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形成了以非农业和农业户口区分城乡居民为主要特征的户籍管理制度,曾在加快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1333335336531工业化、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流动人员增多,迫切要求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回应社会期待、顺应发展要求,国务院今年7月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这意味着对人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制度的全面改革正在加速,必将有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公平。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许多农业转移人口长期在城镇稳定就业,但难以在城镇落户,不能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改革传统户籍管理制度,统筹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方面的配套改革和发展,将使更多城乡居民享受日益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更好地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拥有更好的社会保障和发展机会,促进社会公平。促进经济增长。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将促进劳动力加速从低效率的农业部门向城镇高效率的二、三产业转移。一方面,这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关于户籍制度的改革 户籍管理是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国家行政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公安部有关负责人认为,户籍管理制度在社会管理中作用是明显的,它一方面可以通过公民身份登记,从而证明身份并确立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为政府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劳动力合理配置等提供基础数据和资料。此外,户籍管理是治安管理的基础和重点,在维护治安、打击犯罪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有专家指出,户籍管理是世界各国最根本的社会管理制度,实行户籍管理制度的国家其实并不少,并不是只有中国才有户籍管理制度。外国的户籍管理多叫“民事登记”或“生命登记”、“人事登记”。虽然叫法不一,但基本上与我国的户籍管理相似,只是在管理的手段上有所不同。中国户籍制度的问题是由于在户籍制度上附加了各种各样过多的行政的、经济的、福利的管理行为,人为地制造了各种差异和不公平。中国现行户籍管理制度是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起来的,大致经历了1958年前的自由迁徙期、1958年至1978年的严格控制期和1978年以后的半开放期3个阶段。这一制度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以及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真相:为什么中国现在在逐步 户籍制度改革是扭转土地城镇化速度高于人口城镇现状,加速进行人口城镇化,使更多的进城人口能够在城市定居下来的重要举措。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形成了以非农业和农业。户籍制度改革为什么那么难 一、自然经济是户籍制度得以存在的文化基础户籍制度是一种很混蛋的制度,它把人民分成三五九等,享受不同的待遇。为什么会有这种制度?它的文化基础在哪里?这与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有关,在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条件下,中国人安土重迁,一般不到处乱跑,习惯于在一个地方一下子生活很多世代。咸菜从小生活在皖南,在皖南的一些乡村,生活着许多大家族,胡、王、谢、陈、李等,有些据说是唐末为避战乱迁到徽州,有些甚至远在两晋时期就从北方迁来徽州,从此一直在此生活,整个家族从来没有到别的地方去过。一个家族可以在一个地方一呆一千多年,在这种情况下,所谓迁徙权,就没有意义了,你给他迁徙权,他也不想走。除了文化的原因外,专制制度的存在也是户籍制度存在的一个基础。对于专制国家的管理来说,要想把小民们管得服帖,最好的办法就是叫他们不要乱跑,让他们在当地登记户籍,这样就不用担心小民们造反了。户籍在古代意义重大,一个人没有户籍,就叫做“亡命之徒”,这里的“命”通“名”,意思是在官府户籍册里丢掉了名字的人。这样的人,是社会的危险分子,国家不保障他的安全,不管是谁遇到他,都可以杀掉他,或者抓来当奴隶。这些“亡命之徒”因为处境。

#经济#社会改革#时政#社会管理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