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潍县战役时所立,小到一条毛巾一把筷子都详细列明
毛先生向记者展示借据
家住潍城区一轻北大宿舍的毛先生今年70岁了,他手中有一张传自父辈的特殊“借据”,一直珍藏至今。这是潍县战役结束后,解放军战士借住在他家,借用部分日常用品开具的,小到一条毛巾、一把筷子都一一列明,见证了当时严明的军纪。7月23日,记者对毛先生进行了采访,听他讲述借据背后的故事。
借据保存较完好 借的都是日用品
7月23日上午,记者来到潍城区一轻北大宿舍毛先生家,他拿出了一直细心保管的“借据”。这张借据有A4纸那么大,装在一个信封里,纸张已经发黄略有破损,但总体上保存较为完好,上面的字迹也较为清晰。
记者看到,这张借据上写着一连串物品的名字,毛衣一件、手巾一条、菜板一块、苇席两个、麻袋三条、绒裤褂一件、瓷面盆一个、筷子一把、碗九个、刀一把……
记者粗略数了一下,上面列出的物品有近30样,全部都是日常用品,整张纸上写得满满当当,正面写了,反面写。上面还有不少错别字,是直接划掉后重新写的,非常朴素,也说明当时办公纸张非常匮乏。
记者看到,借据上还写明了经手人为梁益堂,见证人李星楷加盖了一枚私人印章。另外,还加盖有“山东胶东军区第二办事处”的红色大印。
自父辈手中传下 一直珍藏到现在
毛先生出生于1950年,而潍县战役发生在1948年,解放军战士给家里写这张借据时,他还没有出生,这张借据是从父亲手里传下来的。这些年来,毛先生视若珍宝,一直妥善保管着。在他看来,这是当时军民鱼水情深的重要见证,非常有纪念意义。
据了解,潍县战役发生时,毛先生家住在原来的南马道街上,这条街现在已经没有了,位置大致在现在潍城区芙蓉小区附近。当时有一些解放军战士居住在他家里,借用物品后写下了这张借据。
毛先生说,当时他们家的条件比普通人家略强一些,家里有几间屋子,所以部分解放军战士借住。他们家能为解放军战士提供这么多生活用品,肯定也是省出来的,所以他对此非常自豪。
据我市著名文史专家于家干介绍,他对毛先生家比较熟悉,对此事有一定了解。在解放潍县的前夕,胶东行署根据上级部署,组织大批干部进行学习,做好进城接管城市的准备,要求部队要有严明的纪律,要保护工商业者的利益,不能拿群众一针一线……潍县战役结束后,面对百废待兴的困难局面,老百姓给予了解放军大力支援,但是解放军有严明的纪律,不准拿老百姓的一针一线,在双方同意的情况下,借东西须履行写借条的手续,而且必须有见证人并加盖公章。本报记者 赵春晖 张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