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健康科普专家 北京小汤山医院健康教育部主任 赵润栓
中医讲预防有三种情形: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现代医学在预防疾病方面也提倡定期体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还有注射疫苗等。二者理念一致,都是在强调预防疾病要趁早,定期体检、有序就医。
健康管理第一步定期体检防疾病
生老病死,谁都不能避免,但对于“病”这件事情,也不是完全束手无策。
疾病的预防远重于治疗,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使人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
体检,是一个了解自己身体状况的机会,也是做好健康管理的第一步。
一般来说,大部分人一年做一次全面体检即可。通过定期体检,可以获得身体的健康信息,能够发现一些疾病的早期信号,及早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控制病情发展,尽量避免大病。
因为疫情防控的原因,很多人在今年尽量减少了非必须的就医次数,连常规体检都暂缓了。其实,早在今年4月份,北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医疗保障组就已经要求各医疗机构在2020年4月底前依规恢复了体检服务。
而且疫情期间,医院或体检中心都实行预约就诊和预约体检制度,并做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只要遵守相关管理规定,有就医或体检需求的市民一般不用担心,预约后正常前往即可。体检无需面面俱到不同年龄不同重点
全面体检即身体所有器官都进行检查,可以及时了解身体各个器官的健康状态,但并不是每次检查都需要如此面面俱到。
大众比较认可的方法是在常规项目基础上,结合体检者的年龄段、性别、职业特点、家族史等增加个性化的项目。比如女士增加妇科常规及子宫、附件、乳腺超声,男士增加前列腺超声检查等。
除此之外,40岁至60岁的体检者还可以增加慢性病预防和早期癌症筛查方面的检查,如餐后血糖、颈动脉血管超声、肢体动脉硬化度检测、碳13尿素呼气试验、常见肿瘤标志物测定,男士可以增加尿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与诊断,女士可以增加妇科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与诊断、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检测、乳腺钼靶检查等。
60岁以上还可以再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筛查方面的力度,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内容也可以扩充。
此外,特殊人群还可以根据职业特点,选择微量元素、毒性元素测定等;有家族疾病史的人可以有针对性地增加相关检查项目,并在必要时做相关肿瘤和基因检测。体检报告怎么看异常指标是重点
经常有人问,体检报告一大沓,到底应该怎么看?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认真看第一二页的内容。这里一般是体检查出来的异常指标以及医生的建议。
检查正常的指标,可以跟以前的体检数据做对比,掌握身体变化情况。
如果检查出了异常,也不要过于担心。有些“问题指标”可能是因为体检时的身体状态不佳,但有些则可能是疾病前兆,需要定期复查。
一般来说,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这一类的指标变化会比较快,如有异常,建议之后1至2个月复查一次。肿瘤标志物有升高,但影像学检查不是特别明确的肿块,一般建议3至6个月复查一次。如果医生建议尽快对某病灶做进一步检查,那说明可能是恶性肿瘤,要重视起来。如果是很明确的良性指标,一般半年到一年复查一次,遵医嘱治疗就可以了。小病社区医院解决按需就医高效就诊
体检发现了问题,一定得去大医院检查吗?不必。小病在社区医院解决,社区医院解决不了的问题再去大型综合医疗机构就诊,合理就医,可以更高效地解决就诊问题。
大医院的“大”,主要体现在规模大、检查检验设备齐全、分科很细、专科医生诊断治疗水平高方面。社区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虽然比较基础,但也不意味着连日常疾病都处理不好。如果不是危、急、重症,只是一般的常见病、开点常规吃的药、做一些简单的化验项目、理疗项目,在社区医院完全可以解决。
尤其是中医治疗方面,因为中医有一套独立的认识疾病的方法和理论,往往无需依赖各种检查和检验结果就能开展,所以去社区医院一样可以解决问题,既能节约时间,还能省不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