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真实可靠,难道不对吗? 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可靠

2021-03-21知识4

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真实可靠,难道不对吗? 马原认为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并不可靠的多。为啥?马原书上讲的就一定对吗?能证明一下吗?

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更深刻吗 理性2113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更深刻吗?5261对410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关表1653述的商榷教育行者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思想政治》高二年级下册(必修)在“认识的根本任务”这一框题中有这样的表述:正因为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更深刻,我们就不能满足于获得感性认识,而应该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理性思维对现象进行分析,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笔者认为,这一表述值得商榷: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更深刻这一观点,必须建立在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现象、本质和规律的反映都是正确、可靠的前提条件下。如果忽视了甚至丢掉了这个前提条件,不仅原命题不能成立,而且使学生容易产生种种认识上的误区。感性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是人们对事物的反映,都属于意识的范畴。而人脑对事物的反映必然有两种情形:一是如实的正确反映;二是歪曲的错误反映。也就是说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也有两种情形,既有正确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也有错误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错误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只有产生错误的理性认识;在正确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可能产生正确的理性。

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真实可靠,难道不对吗? 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可靠

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 这句话,当然,是不准确的.让我们先来看看它们各自的定义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形式)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

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真实可靠的原因分析

辨析题 答案:解析:(1)(1)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但现象是个别的、多变的、不稳定的,因此,感觉器官所感到包括见到的不一定都是真实的。所以“眼见未必就实”。(2)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而本质是内在的、相对稳定的,“眼见”所形成的认识不过是感性认识。只有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对感性认识进行加工制作,才能抓住事物本质的、真实的东西。所以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3)认识来源于实践,但认识是否正确、可靠,还是要回到实践中去接受实践的检验。(2)(1)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机构的性质。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国家机构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维护人民利益要求国家机构履行好国家职能。(2)但认为履行好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就能维护人民利益是片面的。维护人民利益的关键在于履行好经济职能,搞好经济建设,能为维护人民利益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还需要全面实施好国家的其它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3)我国国家机构在行使职能时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对人民负责原则和依法治国原则,同时必须大力推进职能转变,自觉接受人民监督。这样才能维护人民利益。

#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可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特点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