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的主旨 (1)诗歌首先围绕“风”字落笔描写出征的自然环境。这次出征经过走马川、轮台、金山(阿尔泰山)、车师(安西都护府)。(2)“平沙莽莽黄入天”写风的力度,风大,吹得黄沙满天;“轮台九月风夜吼”写风声,因为风大,声如怒吼。(3)为了表现边防将士高昂的爱国精神,诗人用了侧面描写手法。如“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极力渲染行军寒冷,环境恶劣,风吹如割,连军马出的汗都冻成雪,军士们为国戍边,夜里甲不脱身,刃不离手,心系国家安危,警惕性极高。(4)有一句诗句表现了面对匈奴的进攻,唐军早有戒备,这句诗是“金山西见烟尘飞”。“烟尘飞”三字,形容报警的烽烟同匈奴铁骑卷起的尘土一起飞扬,既表现了匈奴军旅的气势,也说明了唐军早有戒备。(5)写出文中描写风沙、大石肆意施展淫威的句子是“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6)这首诗中有大量的环境描写,其作用在于反衬唐军将士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和高涨的爱国热情。(7)“马毛带雪汗气蒸”,诗人抓住了马身上那凝而又化、化而又凝的汗水进行细致的刻划,以少胜多,充分渲染了天气的严寒,环境的艰苦和临战的紧张气氛。“幕中草檄砚水凝”,军幕中起草。
岑参写《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的时代背景 岑参出身仕宦家庭.早岁孤贫,遍读经史.20岁至长安,求仕不成,奔走京洛,漫游河朔.天宝三载(744)中进士.八载、十三载两次出塞任职.回朝后,任右补阙、起居舍人等职.大历间官至嘉州刺吏,世称岑嘉州.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岑参早期诗歌多为写景、述怀及赠答之作.山水诗风格清丽俊逸,颇近何逊.但语奇体峻,意境新奇;感伤不遇,嗟叹贫贱的忧愤情绪也较浓.如《感遇》、《精卫》、《暮秋山行》、《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等.六年边塞生活,使岑参的诗境界空前开阔,造意新奇的特色进一步发展,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成为他边塞诗的基调.他既热情歌颂了唐军的勇武和战功,也委婉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悲惨.火山云,天山雪,热海蒸腾,瀚海奇寒,狂风卷石,黄沙入天等异域风光,也均融入其诗.代表作有《白雪歌》、《走马行川》、《轮台歌》.此外,他还写了边塞风俗和各民族的友好相处以及将士的思乡之情和苦乐不均,大大开拓了边塞诗的创作题材和艺术境界.岑参晚年诗歌感时伤乱,渐趋消沉.入蜀后,山水诗中添奇壮特色,但隐逸思想在诗中也有了发展.岑诗的主要思想倾向是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难的乐观精神;艺术上气势雄伟,想象丰富,夸张大胆,色彩绚丽,造意新奇,风格峭拔.他擅长以七言歌行描绘壮丽多姿的边塞。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的千古名句是什么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