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号文史领域春节特辑独家供稿。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盛大、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在新年即将到来或已经到来之际,家家户户都会忙碌起来,如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祭灶的日子。腊月二十四,家人会一起扫尘;但腊月二十五却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习俗,百姓会亲自磨豆子做豆腐,直接购买不好吗?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
“豆腐”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食物,多采用黄豆、黑豆和花生豆等富含高蛋白的豆类制作而成,经过不断的改良,逐渐受到大家的欢迎。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豆腐是由淮南王刘安发明的,但堂堂一位王爷,为什么会和豆腐扯上关系。接下来,小编便给大家揭秘一下。
在汉朝时期,家中有财有势的人非常热衷于炼制丹药。因此,刘安对这件事情非常痴迷,他经常花重金招纳优秀的术士。这日,刘安与术士在山上讨论仙道,他们准备用豆汁培育丹苗。不料,在培育的过程中,却意外地发现,豆汁、石膏与盐发生了化学反应。
这三样东西发生化学反应之后,形成了软软的东西——豆腐脑,而豆腐脑就是豆腐的雏形。豆腐出现后,为何它会与神仙有关联,神仙不是不吃五谷杂粮的吗?
靠谱的回答是,神仙一般情况下不吃五谷杂粮,可是特殊的情况下,却需要食人间的烟火,而这位吃人间烟火的神仙,便是玉皇大帝。
“昊天上帝,诸天之帝,仙真之王,圣尊之主……”,在众多神话剧中,我们都能发现玉皇大帝的存在。玉皇大帝来源于道教,他是上掌三十六天,下辖七十二地的一把手,拥有的权力,绝对比人间皇帝高几十,上百倍。
通过翻阅古籍,我们得知玉皇大帝的全称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至尊玉皇大帝”,因为这个称呼较长,所以世人就将其简化为“玉皇大帝”。
封建社会时期,上至皇帝贵族,下至平民百姓,他们都非常相信神灵。每到逢年过节之际,都会准备祭祀典礼,祈求上苍保佑国家长治久安,风调雨顺。
传说在过年前夕,灶王会上天庭和玉皇大帝汇报民间发展的详情。这年,玉皇大帝听到“喜多忧愁少”的汇报后,他决定亲自下凡,看看各家各户是否和灶王汇报的情况一致。
玉皇大帝到了民间后,发现一件奇怪的事情,家家户户都在推磨制作豆腐,难道这是一种好吃的美食吗?于是,玉皇大帝决定尝尝豆腐,吃到嘴里后,味道并不好,甚至还有一些粗糙的感觉。
回到天庭后,玉皇大帝质问灶王为何乱报事情,百姓根本没大鱼大肉可吃,难吃的豆腐都吃得那么香,怎能有好日子过。其实,玉皇大帝吃的豆腐并不是真正的豆腐,而是做完豆腐,剩下的豆渣。
百姓早就得知玉皇大帝会在腊月二十五日下凡体察民情,于是,他们故意演一出戏,全体做豆腐,主要的目的是让玉帝知道民间的疾苦,大家的真实生活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希望在新的一年里,玉皇大帝能继续保佑民间。
随着时代的发展,腊月二十五做豆腐的习俗逐渐消失,但在一些地方依旧保持着在除夕前夕吃豆腐渣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