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备课稿 肩负重任是四字词语吗

2021-03-20知识6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什么意思? 这句诗出自林则徐《2113赴戍登5261程口占示家人》一诗。意思是只要对国家4102有利,即使牺牲自1653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1全诗如下: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2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区)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中国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3这首诗作于一八四二年(壬寅年)八月,林则徐被充军去伊犁途经西安,口占留别家人。林则徐还作自注:\"宋真宗闻隐者杨朴能诗,召对,问:'此来有人作诗送卿否?'对曰:'臣妻有一首云: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上大笑,放还山。东坡赴诏狱,妻子送出门,皆哭,坡顾谓曰:'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首诗送我乎?'妻子失笑,坡乃出。诗中表明了林则徐在禁烟抗英问题上,不顾个人安危的态度,虽遭革职充军也无悔意。

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备课稿 《散步》教学案以小见大话亲情,举轻若重道美感【设计理念】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要求教师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闪光点,激励他们自主参与合作、主动发现探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鼓励他们独特的思路和想法,以自身的学习体验自主交流思想、展示成果。学习活动中的质疑问难、探究拓展可以从任何角度进行延伸反思,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交流讨论中愉快地获得知识,何乐而不为呢?《散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牧歌式的情景,文章内容比较浅显易懂,却体现了语言美、诗意美、人性美。本文主要在于对学生审美阅读的启蒙的训练,让学生在阅读中进入课文,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品味文章语言“举轻若重”的特点,寻找美点,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之美、对情感意境之美的体验。同时,因为语言的学习、情感的体验远远不是一篇课文所能完成的,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我希望能把学生的关注点引向更广阔的空间。其一,是课外阅读,希望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得理性认识,能够把自己的阅读积累兴趣调动起来;其二,是更广阔的社会生活,把社会生活作为自己学习的内容。【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他们的主动性。

论语十则每一句的感悟 第一句:学习的方法、2113乐趣以及做人5261的态度好的话可以让自4102己更加愉快。第二句:治学的人1653必须重视品德的修养,要反省自己的行为。第三句:学习时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在温习旧的知识时就有新的发现。第四句:学习和思考都很重要,二者不可偏废。第五句: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第六句: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第七句:要虚心向别人学习,无论何时、何地,都有可以给自己做老师的人。第八句:有抱负、有志向的人必须胸怀宽广、意志坚强,这样才能接受重任,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第九句: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经受严峻的考验,不随俗流,保持节操,而不同于一些见利忘义、无骨气的小人。第十句:不要把自己不会做的,交给别人做,要为他人着想。我打出来。手都酸死了!

大学班干部竞选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大家好,非常高兴,也很荣幸,能站在这个讲台上,参加我们班学生干部的竞选,今天我竞选的职位是本班的负责人,也就是班长。先陈述一下我的。

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备课稿 肩负重任是四字词语吗

牡丹花没有梅花那样坚强,没有菊花那样楚楚动人,以下是小编收集的作文相关内容,欢迎查看!牡丹的作文1广阔的平原上,一望无际的草地中,一朵不知名的小红花正娇艳的开着。

“苟利国家生死以” 是什么意思? 意思:如果对国家有利,我2113将不顾生5261死。出自:清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4102示家人二首 其二1653》原诗: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 其二清代:林则徐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释义:我能力低微而肩负重任,早已感到精疲力尽。一再担当重任,以我衰老之躯,平庸之才,是定然不能支撑了。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将不顾生死。难道能因为有祸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吗?我被流放伊犁,正是君恩高厚。我还是退隐不仕,当一名成卒适宜。我开着玩笑,同老妻谈起《东坡志林》所记宋真宗召对杨朴和苏东坡赴诏狱的故事,说你不妨吟诵一下“这回断送老头皮”那首诗来为我送行。扩展资料创作背景:林则徐抗英有功,却遭投降派诬陷,被道光帝革职,发配伊犁,效力赎罪。他忍辱负重,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7月14日)被发配到新疆伊犁。诗人在古城西安与妻子离别赴伊犁时,在满腔愤怒下写下此诗。这首诗的颔联已成为百余年来广为传颂的名句,也是全诗的思想精华之所在,它表现了林则徐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和忠诚无私的爱国情操。颈联从字面上看似乎心平气和、。

#肩负重任是四字词语吗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