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清小说中,利用物件来发挥结构上的作用很常见,中国的小说读者最关心的是人物的命运,小说创作者在构思人物命运的同时,时常将某种物件与人物的命运相结合,利用物件来设置和推动情节的发展,从而增加小说的戏剧性色彩。《红楼梦》在这方面无疑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红楼梦》的原名叫《石头记》,这块石头可不是一块简单的石头,它和全书的主题、人物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于小说结构和主题的表达,以及人物的塑造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重点谈谈这块石头在小说中的贡献。
“通灵”之石与人物合二为一
女娲补天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石头,偏偏剩了一块没用,而这块石头就成了见证世间悲欢离合、世态炎凉的记录者。在一僧一道的帮助下,它跟随同样凡心已炽的神瑛侍者到那富贵女儿乡走了一遭,不仅亲眼目睹了红尘中事,而且还把所见人和事做了详细记录,刻在自己的身上,后经空空道人抄录,将此故事转到了曹雪芹手里,从而有了《金陵十二钗》。
一块石头联系了两个世界,一个是超现实的世界,一个是现实世界,这也是《红楼梦》一虚一实的主体创作结构。
通灵宝玉对于贾宝玉来说是他的命根子,有玉在身,神采奕奕,一旦失玉,便似傻如痴。通了灵性的顽石将自身的灵性附着在贾宝玉身上,使贾宝玉也具备了通灵之性,因此他可以进入通灵之界太虚幻境,也成为一个连接现实世界和超现实世界的人物。
从总体结构来看,顽石与宝玉在某种程度上形成统一,人物与物件达到了合二为一的效果。一僧一道在小说中习惯称贾宝玉为“石兄”,实际亦是把贾宝玉当石头来看的,从这个角度来说,石头就是贾宝玉,这种说法也是成立的。
通灵宝玉与“木石同盟”的情节设置
为什么小说中有了通灵宝玉的神话,还要再设置一个神瑛侍者下凡历劫的传说?原因在于通灵宝玉的神话意在说明贾宝玉的思想性格,而神瑛侍者的传说则意在交待宝黛缘份的渊源。神瑛侍者用甘露浇灌的绛珠仙草,受地之精华,脱治草木之形,幻化成女体,为报恩,宁愿以一世眼泪还愿。
由此可见,通灵宝玉和神瑛侍者的故事各有各的用处,不能互相取代。通灵宝玉见证的是贾府的衰落,神瑛侍者演绎的是一部爱情悲剧。这两条主线共同构成《红楼梦》的主要线索。
这又延伸出贾宝玉的第二种说法,即贾宝玉的前身是神瑛侍者。从字面意义理解,瑛本身也是石头,一种似玉的美石,神瑛就是有神灵的似玉美石。如此看来,神瑛与通灵宝玉也实现了一体化,神瑛侍者就是通灵宝玉的延伸,二者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由此,作者搭建出了“木石同盟”。
作者利用通灵宝玉和神瑛的意义相通,将两个故事巧妙的联系在一起。同时也不难看出,作者把宝黛爱情故事装到一个因果报应的瓶子里,而把通灵宝玉放到了一个色空观中。但这两个框架并非完全独立,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
一个以甘露灌溉,一个要用眼泪报恩,这个故事特别的地方就在于没有任何的功利性。绛珠仙草报答的东西不是金银财宝,也不是高官厚禄,而是她一生的眼泪。这就从根本上剔除了因果报应中消极的轮回思想,只借用其外壳,围绕宝黛爱情悲剧的描写,深刻的揭示了造成这一悲剧的社会根源,而这个社会根源又被作者巧妙的植入到了另一重关系当中,即:金玉姻缘。
“木石同盟”的天然性与“金玉姻缘”的社会性,共同构成了小说矛盾的冲突点,也成为小说情节设置的重要依据。因果报应说与色空观共同展现了作者的创作思想。
贾宝玉复杂的思想性格
贾宝玉脖子上挂着通灵宝玉,它既是一块石头,又是一块宝玉。贾宝玉因为它的存在,既是聪明机敏的青年公子,又是让贾府绝望的“孽根祸胎”、“混世魔王”。如果用现代人的观点来看,贾宝玉是有点人格分裂的。
这样的人物实际上很难被读者理解,所以作者在贾宝玉正式出场之前做了充分的铺垫。这个铺垫的中心就是用种种手法,包括用超现实的手法来强调贾宝玉思想性格的复杂性。
作者在贾宝玉的来历上作了文章,还是要从一块石头说起。这块高十二丈、方二十四丈的石头可以摇身一变成为一块扇坠大小,可佩可拿莹洁透亮的美玉。这块美玉被携入红尘,如上所述,贾宝玉可以说顽石与神瑛的共同化身,共同具有石性的天然本质。但是由石入玉,这两样东西性情则大不同。石是自然本源,古代文人以石自喻,追求的正是自然的人生境界,但玉是“欲”的代表,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政治秩序和社会地位的体现。作者将二者的合二为一恰好为贾宝玉思想性格的复杂性作了最充实的铺垫。,
经过作者这样的铺垫,贾宝玉的复杂的两种思想性格便很容易被读者理解了。
“黛玉之死”情节的设置
黛玉之死安排在第98回,黛玉之死的写法,和宝玉挨打、抄检大观园一样,也是借一件大事,将众多人物卷进来,来展示他们的思想和性格。
在黛玉死前,贾府的败象已然显露。第94回“失宝玉通灵知奇祸”,贾宝玉因为通灵宝玉的遗失而变得疯癫。其惊慌的气氛从怡红院一直蔓延到整个贾府,紧接着第95回“因讹成实元妃薨逝”,再到第96回,王子腾拜相,在回京路上“偶然感染风寒”,“误用了药,一剂就死了”。
这一系列祸事,真可谓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如果按照迷信的说法,便是贾府的气数已尽,回天无力了。元妃之死、王子腾之死,一个在宫中,一个在朝廷,他们都是贾府最重要的靠山,以他们的死来预兆贾府被抄,达到了风雨欲来风满楼的效果。
接着作者便写了黛玉之死,以贾府两大靠山的崩塌来写黛玉的死,这种情节上的安排只能说明,作者有意识把黛玉之死安排在贾府将败未败之际,其目的意在从结构上烘托宝黛爱情悲剧的巨大力量。
贾府处在下滑的过程中,根本不会选择林黛玉做宝玉的妻子,林黛玉从不劝宝玉立身扬名,娶了林黛玉,只会助长宝玉离经叛道的倾向, 再说贾府也需要获得薛家经济上的支持。如果把黛玉之死安排在元妃、王子腾的前面,无疑会削弱爱情悲剧与贾府衰败的背景之间的联系。如果把黛玉之死拖到抄家,爱情悲剧的力量同样会被贾府彻底败落这一大事冲淡。
作者通过黛玉之死,对黛玉、宝钗、袭人、紫鹃、凤姐、贾母、王夫人、贾政、薛姨妈、李纨、平儿、鸳鸯、甚至是雪雁,都作了不同程度的描写,几乎把前八十回中的重要人物都“卷”入其中,以此逼迫他们对黛玉之死来表态,从而进一步展示他们的思想性格,显示她们的灵魂,把黛玉之死的悲剧气氛渲染到更加浓烈的程度。
但话又说回来,黛玉之死的大前提又离不开通灵宝玉的遗失。失玉后,宝玉变的疯傻,疯傻之后便有了冲喜之说,冲喜调包计秘密的泄露直接导致了黛玉之死。所以,“失玉”的情节安排承上启下,十分巧妙。而且宝玉也只有在“失玉”的情况下,变得疯傻才有可能完成“金玉良缘”,这样的结果说明,虽然宝玉在行动上背叛了“木石同盟”,但在思想上却是忠诚的,这也使得宝黛爱情更加动人。
综上所述,作者用一块石头引出了一段曲折离奇的故事,通过对这块石头多方面的利用,既展现了自己的创作主题,又塑造了一个特别的人物,还有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不得不佩服,当年女娲补天剩余的这块石头,百年以来一直牵动着众多读者的心,这恐怕是作者没有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