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抱琴西去”出自什么典故? 抱琴归去图 作品赏析

2020-07-24知识16

唐伯虎最有名的画有哪些 擅长画竹子的是郑燮(板桥)和北宋画家文同(与可),胸有成竹就是因他而出现的.唐寅擅画山水,及工笔人物,尤其是仕女,笔法秀润缜密、潇洒飘逸。“唐画”为后世画家所宗。。《抱琴看鹤去,枕石待云归》对联李贵权书法作品编号:se10484954,品种:书法原作-书法原作属性:毛笔书法原作,2010-2019年,对联,隶书,四尺138×69,宣纸,简介:130x32cm网上【荟萃苑】的是25000唯美的诗词歌赋,越多越好(最好是古代的) 1、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2、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3、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4、终是谁使弦断,花落肩头,恍惚迷离5、多少。“抱琴西去”出自什么典故? 《抱琴归去图》是明代诗人唐寅的作品之一。抱琴归去碧山空,一路松声雨鬓风。神识独游天地外,低眉宁肯谒王公。归去来兮图的画作赏析 马轼,纸本,水墨,纵28厘米,横60厘米,钤“练川马轼”印款马轼所作此幅为图卷中的第二段,取《归去来兮辞》“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诗意,描绘陶渊明弃官归里,以驴代步,二稚童担书剑随行,歧途中问路,征夫为之指点。马轼能深刻领会原作意境,故能营造出一种深幽清雅的画面意境。马轼,纸本,水墨马轼所作此幅为图卷中的第三段,取《归去来兮辞》“僮仆欢迎,稚子候门”诗意,在“稚子候门”中描绘诗人到家时,一家老小团聚之喜悦场面,其笔墨构图都具有南宋画院遗风。李在,纸本,水墨,纵27.7厘米,横83厘米李在所作此幅为图卷中的第四段,取《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诗意,描绘诗人归隐后陶醉于大自然的情景。诗人独坐在山峰上,仰望归鸿和远山秀色,似有所思,一侍童携杖侍立其后。画面构图疏朗开阔,极好地烘托了诗人的胸襟,也更加创造性地表达了原文的意境。李在,纸本,水墨,纵27.7厘米,横84.1厘米李在所作此幅为图卷中的第五段,取《归去来兮辞》“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诗意,描绘诗人眷恋自然山色的情怀。日将西下,诗人徘徊不忍归去,抚松而思。小童抱琴略显几分疲惫,晚风拂起衣带,增加了几分凄凉。古松。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苏轼《行香子》什么意思 意思是何时能归隐田2113园,不为国事操劳,有5261琴可弹,有酒4102可饮,赏玩山水,就足够了。出自1653《行香子·述怀》,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词作。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长子。嘉佑二年(1057)进士。累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此词抒写了作者把酒对月之时的襟怀意绪,流露了人生苦短、知音难觅的感慨,表达了作者渴望摆脱世俗困扰的退隐、出世之意。原文如下: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译文如下:夜气清新,尘滓皆无,月光皎洁如银。值此良辰美景,把酒对月,须尽情享受。名利都如浮云变幻无常,徒然劳神费力。人的一生只不过像快马驰过缝隙,像击石迸出一闪即灭的火花,像在梦境中短暂的经历一样短暂。虽有满腹才学,却不被重用,无所施展。姑且借现实中的欢乐,忘掉人生的种种烦恼。何时能归隐田园,不为国事操劳,有琴可弹,有酒可饮,赏玩山水,就足够了。词句注释如下:⑴行香子:词牌名,又名“爇心香。查询诗句“抱琴师去碧山宫”这句诗的出处、整首诗的内容、作者和诗的注解、主旨意思是什么? 出处:唐寅的《抱琴归去图》内容:抱琴归去碧山空一路松声雨鬓风神识独游天地外低眉宁肯谒王公注:古时没有标点,最后一句应该是反问的语气,这是极重要的一点作者:唐寅(1470—1523年),唐寅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出世,故名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出身商人家庭,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自幼聪明伶俐。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败,在好友祝允明的规劝下收心读书,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吏。此后遂绝意进取,以卖画为生。正德九年(1514年)曾应宁王朱宸濠之请赴南昌半年余,后察觉宁王有图谋不轨,遂佯狂得以脱身而归。晚年生活困顿,54岁即病卒。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擅山水、人物、花鸟,其山水早年随周臣学画,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变化,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人物画多为仕女及历史故事,师承唐代传统,线条清细,色彩艳丽。

#艺术#文化#李在#唐伯虎#苏轼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