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唐雎不辱使命》,说说唐雎说话技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唐雎十分讲究说话的2113技巧,主要表现在下列5261三个方面:一是“4102巧”在言辞委婉,言之有“节”上。二是1653“巧”在针锋相对、言之有“据”上。三是“巧”在以行证言,言之有“力”上。总之,在这场斗争中,唐雎的说话技巧是十分高明的。他善于抓住对方的弱点,从“道义”和“威力”两个方面,针锋相对,据理力争,从而震慑论敌,不辱使命。《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魏策四》,题目为后人所加。公元前225年,即秦始皇二十二年,秦国灭掉魏国之后,想以“易地”之名占领安陵,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最终折服秦王,这篇文章写的就是唐雎完成使命的经过。文章内容精彩,情节完整,引人人胜;人物形象生动,秦王的色厉内荏、前倨后恭,唐雎的不畏强暴、英勇沉着,都写得栩栩如生。
《唐雎不辱使命》中,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见唐雎是个怎样的人? 这道题我们老师都讲过了、绝对正确选我吧首先唐雎步步紧逼,寸步不让,以布衣之怒对抗天子之怒,并列举三个布衣之士的例子来反驳秦王,并表示要效仿这些有胆识的勇士刺杀秦王,最后唐雎挺剑而起,以死相拼。由此可见唐雎是一位机智勇敢,不畏强暴,大义凛然的爱国忠军。
唐雎不辱使命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最后的结果怎样 参考译文秦王派人对安陵君e69da5e6ba90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2636432说:“我打算用五百里的土地换取安陵,希望安陵君能答应我!安陵君说:“承蒙大王给予好处,拿大块土地来换取小的,那很好;虽然这样,可我从先人手里继承了这块土地,愿意始终守住它,不敢拿它交换。秦王不高兴,安陵君因而派唐雎出使秦国。秦王对唐雎说:“我用五百里的土地来换取安陵,安陵君却不听从我,为什么呢?再说,秦国灭掉了韩国和魏国,而安陵君凭着五十里的地方能保存下来,是因为安陵君是个年高德劭的人,所以我不想打他的主意。如今我拿十倍的土地(来交换安陵),扩大他的领土,可安陵君却违抗我,(这)岂不是小看我吗?唐雎答道:“不,不是像您说的这样!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了上地,并且守住它,即使拿一千里土地来,也不敢交换,何况(您)只拿来五百里呢?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你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道:“小臣没有听说过。秦王说:“天子一发怒,将会有百万人死亡,血流千里。唐雎说:“大王曾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走,拿脑袋撞地罢了。唐雎说:“这是庸人发怒的样子。志土发怒可不是这样。专诸刺杀吴王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