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到底应该怎么养老?这是每一个人最终都要面临的问题,谁也无法避免。几千年来的老传统是养儿防老,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觉得养儿防老靠不住,倒不一定是儿女不孝,而更多的是儿女有心无力。
这种有心无力并非是指经济上,现在很多老人都有退休工资,经济上一般都没问题。当然,如果遇到重大疾病,那是另当别论的。子女的有心无力主要是指在人手、精力和时间等方面,尤其是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
有的人便提出靠钱养老,有了钱可以去养老院,好像一进养老院就万事大吉了。但事实上,进养老院也会有很多问题的,并非像嘴上说说那么容易。老人住惯了家里,还不一定愿意去一个陌生的环境中,被人管头管脚的。
很多老人都是想最后时刻在自己家里度过的,这也是一种归属感。在自己家里,在自己的床上闭上眼睛,圆满地结束自己的一生。所以子女还是尽可能多照顾父母,不要把父母当一件东西一样,随便扔在了养老院里,老人也是有感情的。
02
梁奶奶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女儿比儿子大四岁,两个孩子都很有出息,读到了博士毕业。女儿去国外留学后,就留在国外发展了,找了一个老外做老公。儿子在北京,儿媳是北京人,是家里的独生女,所以儿子跟女方一家生活在一起。
梁奶奶和老公年轻时,都是乡村里的小学老师。夫妻俩很注重孩子的学习,所以把两个孩子都培养成了博士,这是梁奶奶和老公最自豪的事情。
孩子的本事越大,就飞得越远,梁奶奶和老公就成了空巢老人。虽然他们俩也有失落感,但想到只要孩子们生活得好,他们的失落感也就无所谓了,反正孩子迟早有一天会离开父母家的。
但等到老伴去世后,梁奶奶着实感到了孤独,每天进进出出都是一个人,她就特别想老公,想儿子和女儿。儿子和女儿经常会打电话来,她总是接完这个电话,就在盼着下一个电话了。
03
村里那些并没有多大本事的子女,自然是跟父母住在一起的。如果父母有个头痛脑热什么的,他们就在身边照顾着父母。梁奶奶每每看到这些时,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曾经让她和老伴引以为豪的东西,她也不再提起了。
女儿在国外,她是没法去国外的,到了国外她连话都不会说。儿子在北京,儿子是跟岳父母住在一起的,她当然也不方便去儿子家住,那么她只能住在老家了。
儿子和女儿曾提出送母亲去养老院,但梁奶奶拒绝了。家里的一切她都是熟悉的,什么东西放在什么地方,她不用想都知道。住在家里也比较自由,她不想去养老院被人管着。而且家里还有老头子的味道,她想跟老头子在一起,所以她不愿意去养老院。
儿子和女儿总是会给母亲寄东西回来,吃的、穿的、用的都有。其实,梁奶奶一个乡下老太太了,根本不需要太多的物质了,所以她经常把儿子和女儿寄回来的东西分给左邻右舍,因为她根本也用不完那些东西。
04
儿子和女儿都是有孝心的,他们不光寄东西回来,还给母亲打钱回来。梁奶奶就把这些钱存着,她自己也有退休工资,其实她的退休工资已经足够她花了,她根本用不着儿子和女儿打回来的钱。
在老头子去世12年后,81岁的梁奶奶也去世了,她是在自己家的床上走的。
那天下午,快递员去给梁奶奶送女儿从国外寄来的快递,发现她门关着,手机也打不通,快递员就找了邻居。邻居去敲梁奶奶的门,这才发现梁奶奶已经去世了,她躺在床上,表情很痛苦,手里握着一张银行卡。
后来,女儿和儿子一家都回来了,他们查了那张银行卡,卡里有整整104万。村卫生室里的医生来看过后,说梁奶奶已经去世一个星期了,估计是吃东西时被呛着了,后来造成吸呼不畅导致的。
梁奶奶的丧礼办得很风光,热热闹闹的。丧礼上儿子和女儿都很自责,觉得自己没有好好陪陪母亲,他们哭得很伤心。
05
对于留守老人,子女一定要多给予关怀和照顾,要多陪伴他们。钱虽然很重要,但到底不是万能的,对于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来说,一份关怀和照顾远远比一笔钱更重要。
梁奶奶手里握着存有100多万的银行卡,她并不缺钱。但她的最后时光却是孤独地走过的,没有人能想象出她生命的最后时刻是怎么想的。按常理的话,她必定是很希望儿子和女儿在身边的,哪怕是见上最后一面。
儿子和女儿自认为很孝顺,不断地给母亲寄东西回来,打钱回来。可他们并没有给母亲真正需要的东西,他们寄东西和打钱回来,只是在满足着自己的需要,是在给自己买一个尽了孝的安心而已。
真正优秀的人,不光要有才能,还得要有人品,要德才兼备,高学历并不等于人品也很优秀。父母为子女着想,尽可能不给子女添麻烦,子女也要体谅父母,年迈的父母需要关怀和陪伴。我养你小,你养我老,百善孝为先。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