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肉”一词很多人都不陌生,它也是现代人体检报告单的常客。很多人看到“息肉”两个字都十分慌张,担心与癌症扯上关系,事实果真如此吗?
息肉是什么?
现代医学常把生长在人体黏膜表面上的赘生物称为“息肉”,包括增生性的息肉、炎症性的息肉和腺瘤性的息肉等。
息肉多生长于胃部、胆囊、鼻腔、大肠等部位,医学上一般按照息肉出现的部位进行命名,如长在胃壁上的息肉叫“胃息肉”、在大肠内的叫“大肠息肉”。若出现同一个部位长了两个以上的息肉,则称为“多发性息肉”。
息肉癌变的几率有多大?
一般来说,息肉属于良性肿瘤,而且不疼不痒,不会对人体造成威胁,也不易引起大家的重视,但我们不能忽视部分息肉有恶变倾向,容易发展为癌症。
例如,胃息肉中的“腺瘤性息肉”,这类息肉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癌变率一般会高达到10%——30%,被人们称为“癌前病变”,腺瘤性息肉的癌变几率是比较大的。而其他的,按照正常情况,息肉致癌需要5——15年的时间,癌变几率也较小,人们只要早日发现并切除,就能免除祸害。
那么,要如何区别息肉的良性、恶性呢?
哪些息肉需要引起警惕?
容易恶变的息肉,往往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种是生长速度过快,往往这种息肉较为凶险,以及体积过大的息肉,人们要警惕。一般来说,息肉长到1.5厘米,甚至超过2厘米的,癌变几率较大,不管是否诊出腺瘤性息肉或者癌变,最好都要进行手术切除。
第二种是腺瘤性息肉。在发现息肉后,去到医院进行病理检查,判断息肉的性质,如果病检提示为腺瘤性息肉,那么不管息肉体积大小,都要及时切除。腺瘤性息肉是公认的癌前息肉。
第三种是多发性息肉。在同一部分长出两个以上息肉,是一种危险信号,癌变几率较大。
第四种是遗传性息肉。例如家族性结肠息肉,这种息肉属于腺瘤性息肉综合征,也容易癌变。
第五种是让人体产生不适症状的息肉,比如鼻息肉,即便这种息肉体积很小,且属于良性肿瘤,但长在鼻腔中,可能会堵塞鼻腔,引起鼻窦炎和呼吸困难的症状。这类息肉也应早日切除,避免出现一些其他身体不适症状。
TIPS:预防和治疗措施
预防方面,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规律;其次要多进行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饮食上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少吃肉类,且要注意饮食卫生;最后是保持好心情,有利减少疾病产生。
治疗方面,息肉是可以在内镜下进行切除的,如胃镜和肠镜。方法包括:高频电凝电切、高频电灼、激发治疗、冷冻疗法和微波治疗等。
息肉本身是炎症引发,需要根据是哪些部位的息肉,判断是否需要到医院就医,做好病理检查。若是考虑到可能存在恶变倾向,也要引起警惕,及早到医院切除,还自己一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