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扬子晚报
嗡嗡嗡……啪!这组声音在夏天再熟悉不过了!有时“凶手”还没看清,就已经被拍扁,留下一点猩红和一个存在感很强的蚊子包。可是,您有想过,通过蚊子包的样子,其实也能分辨出蚊子的种类来吗?
B站(bilibili APP)UP主“猫哭兄弟”上传了这样一期短视频,点赞数飙升!“代入感太强,我的手已经开始痒了!”“进来寻仇!”“看完默默点上了电蚊香”……弹幕里一片“杀气腾腾”!
视频中列出了三种典型的蚊子包,然后快速鉴别给出了答案:
第一种,几何形不规则突起、面积较大、水肿明显、容易挠破,还有橘皮状小孔,边缘清晰,奇痒,消退较慢——“凶手”是蠓,又叫默蚊。
其实不是蚊子,属于蠓科,进攻方式耿直,咬了就跑,但体型小破坏大,唾液中的有毒物质会在皮下引起强烈的过敏反应。
第二种,半球形小疙瘩,面积比较小,边缘也相对不清晰,质地比较硬,很痒,但消退比较快——“凶手”是伊蚊,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花脚蚊子”,“作案”极其冷静,因为在白天活动,叮咬时还会先来个“局麻”,被叮了刚开始还没反应。
第三种形状随机、边缘不清晰,质地较软,刺痛中带着痒,痒感消失较快,消退也比较快——“凶手”是库蚊,俗称家蚊,夜间活动,那时候大家都差不多睡着了,所以库蚊“作案”不怎么讲究,单纯地“叮你咋地”,第二天醒了蚊子包也消得差不多了,但如果是“夜猫子”睡得晚被叮,又痛又痒的感觉比伊蚊咬得还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