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国际金融简答题:简述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机制 国际收支自动调节理论有哪些

2021-03-19知识2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的发展

什么是金本位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理论? 古典学派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理论又称为金本位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理论。特点:该理论是建立在货币数量论基础上,以金本位制和自由贸易的存在为前提。调节过程均涉及三。

国际金融简答题:简述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机制 国际收支自动调节理论有哪些

物价—现金流动机制是()货币制度下的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理论。A.金币本位制B.金汇兑本位制C.金块本 正确答案:A

什么是国际收支效应的自动调节机制 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是指由国际收支失衡引起的国内经济变量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反作用过程。自动调节机制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是货币-价格机制。第一种表现形式是国内货币。

国际金融简答题:简述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机制 (一)、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是指由国际收支不平衡引起的国内经济变量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反作用过程。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一国国际收支不平衡时,受价值规律的支配,一些经济变量就会出现相应变动,这些变动反过来又会使国际收支不平衡自动地得到一定程度的矫正。在不同的货币制度下,自动调节机制也有所差异。1、国际金本位制下的自动调节机制在国际间普遍实行金本位制的条件下,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可通过物价的涨落和现金(即黄金)的输出输入自动恢复平衡。这一自动调节规律称为“物价–现金流动机制(Price Specie-Flow Mechanism)。它是在1752年由英国经济学家休谟?大卫(Hume David)提出的,所以又称“休谟机制”。“物价–现金流动机制”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具体过程如下:一国的国际收支如果出现逆差,则外汇供不应求,外汇汇率上升,若外汇汇率上升超过了黄金输送点,则本国商人不再用本币购买外汇付给商人,而是直接用黄金支付给外国出口商,这样黄金就大量流出。黄金外流导致本国银行准备金降低,从而使流通中货币量减少,物价下跌,而物价下跌使得出口成本降低,本国商品的出口竞争力增强,出口增加,进口减少,直至国际收支改善。这样,国际。

价格—现金流动机制是()货币制度下的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 A.金币本位制 B.金汇兑本位制 C.金块本位 A

国际收支自动协调理论中的休闲机制和李嘉图机制有什么相似之处? 国际收支自动协调理论中2113的休闲机制和5261李嘉图机制有(整个平衡4102表借货双方平衡)相1653似之处。国际收支古典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休谟于1752年最早提出、后经李嘉图等人补充发展并不断完善的“物价一金币流动机制”,它以自由贸易和黄金在国际间自由输出入为前提,以货币数量论为理论依据,揭示了贸易收支失衡的自动矫正作用,成为西方各国制定自由放任国际收支调节政策的理论基础。(一)国际金本位制度国际收支古典论的现实基础是国际金本位制度。所谓金本位,是指以一定重量和成色的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国际金本位制是一种组织松散的国际货币制度,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自觉遵守以下货币纪律:①各国货币均以一定数量的黄金定值,每一单位货币有其法定含金量;②金币是无限法偿货币,具有无限支付手段的职能;③金币可自由铸造、自由兑换;④各国的货币储备为黄金,国际结算可使用黄金,黄金可自由输出入。(二)物价—金币流动机制(三)评价从理论上看,与重商主义国家干预对外贸易的理论主张相反,“物价一金币流动机制”倡导自由放任、自动调节的理论主张,成为20世纪30年代以前西方各国制订自由放任国际收支调节政策的理论依据。从国际金本。

#国际收支自动调节理论有哪些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