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语音变化?语文卷子上的题.(没学过)
同这个字的古今语音变化 应该是个多音字:tóng ㄊㄨㄥˊ1.一样,没有差异;相~。2.共,在一起(从事):共~。3.和,跟:~流合污。4.姓。其它字义同tòng ㄊㄨㄥˋ〔胡~〕见“胡”
在一门语言中语音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之前我想的太幼稚了,逻辑表述也比较混乱,请看@ICARU…
语音变化的条件 语音演变规律性有三个明显特点:1、语音演变具有其特定的语音条件。比如现代汉语里的“浊音清化”只发生在口音里的塞音和塞擦音,不涉及鼻音和边音以及擦音,更和元音没关系。再如语音变化受纯语音条件的限制发生整齐划一的变化.所谓纯语音条件,是指语音演变根据一定的语音条件发生变化,语法语义条件不起作用.如汉语中古音中的舌根音在-i-、-y-的前面腭化为舌面音,这一音变在大部分方言中都发生了,只要符合其语音条件就会发生这种腭化,至于带有这个音的词是什么意义,有什么语法功能都和演变没有关系。所以条件性是它的第一个特点。2、语音演变规律只在一定的时间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78988e69d8331333363393033内产生作用。比如宁波话里的尖团音早已经合流完毕,但确实在宁波方言里存在着舌根音与齐齿呼拼合的情况如/ki/、/k'i/,这就要从语音演变的时间性特点来解释了,语音变化如果产生在语音规律起作用的时间之后,那么语音演变作用失效。所以时间性是它的第二个特点。3、语音由于地域音系的不同导致在语音演变上各有特点,互不干预。如北方方言的音系普遍有浊音清化规律,但在吴语区、粤语区等其他方言区仍然有声母的清浊对立存在。而近代西方俄国形式主义。
什么是语音变化 啊会变成nga的音,第四声“啊”的语音变化,比如:真难啊,变成“真难哪”;真黑啊,变成“真黑呀”;真好啊,变成“真好哇”;韵尾-ng的词加在啊前面:首先是声调的变化,。
读一读,注意啊的语音变化,在合适的读音上画勾。 1、wa2、ya3、na4、nga
读一读,注意\ “啊”的音变规律如下:1、前面的音素是a、o(不包括ao、iao)e、i、ü、ê时,“啊”读作ya,同“呀”.2、前面的音素是u(包括ao、iao)时,“啊”读作wa,同“哇”.3、前面的音素是-n时,“啊”读作na,同“哪”.4、前面.
\
汉语语音的演变 汉语的语音不是一成不变的,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先秦到东汉时期为上古音时期。在我看来,一股脑归入上古音是很不科学的搜轮稿(我觉得华夏族、东夷族、吴蛮荆蛮的语音肯定会互相渗透,语音不变才怪),但这一时期的汉语究竟怎么念,已很难考证。上古音和普通话之间不但声母不同,韵母也可能不同。如果仔细读《诗经》,会发现原本押韵的字不押韵了,不押韵的字押韵了—这就是使用普通话阅读的结果。其实明清以前的一些音韵学家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但解决问题的方法却有些搞笑—一律叶(读 xie 阳平)韵改读,楞是把不押韵的都按他们的意思改押韵了。当然这是不科学的。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发展给上古音研究带来了一丝曙光。我举一个粗鄙的例子来说明:A与B看似没什么关系,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C,由是推断A与B有亲缘关系,C先于AB存在,比AB更古老。假设C1是C的原始形态,那么C就是C1的拟构态。回过头继续说上古音的研究,既然有了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研究方法,那么也可对其进行拟构(尽管我觉得通过拟构来还原上古音真是玄之又玄)。具体方法是以《诗经》《老子》(注意:都是韵文)的韵部为依据,同时参考较古老的方言(北方方言不在此列)以及日语。
什么是语音变化 “啊”的语音变化,简单说:首先是声调的变化,在表示询问时一般是阳平,第二声,表示感叹时一般是去声,第四声。然后,还有由于前一个字的韵尾造成的变化,比如:真难啊,变成“真难哪”;真黑啊,变成“真黑呀”;真好啊,变成“真好哇”;韵尾-ng的词加在啊前面,啊会变成nga的音,但是普通话里没有这个读音的字。比如“真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