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探访中国近代工业遗存第一镇——唐闸

2020-07-24新闻4

本文转自【海外网】;

7月21日,江苏南通唐闸古镇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来自法国、阿联酋、瑞士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文媒体记者在此感受古镇的旧与新。

在唐闸印象展览馆,大家仔细聆听着讲解员的介绍,思绪被拉回过往。

据介绍,明朝成化年间,当地水灾频发,有一位唐姓乡绅在这里治水建闸,唐家闸的名称便由此而来;时光来到了1895年,清末状元、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在这里创办大生纱厂,使唐闸从一个普通的乡间野渡变成了全国闻名的工业重镇,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称唐闸是“中国近代工业遗存第一镇”。

此后几年,张謇在纱厂周围陆续兴办了磨面、榨油、制皂、冶铁、桑蚕染织等一系列的附属实业群体,形成了一个以大生纱厂为核心的庞大企业系统。主张“父教育、母事业”的他,还在唐闸创办了幼稚园、小学、中学、职业教育和大学,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张謇将不起眼的江边小镇打造成繁荣的工业重镇,让唐家闸在世界上崭露头角,唐家闸也赢得“小上海”、“小汉阳”的称誉。

后来经过1949、1958、1978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唐闸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凭借雄厚的工业基础,迅速发展成当之无愧的工业重镇,在1980年代,唐闸的工业产值占据整个南通市的半壁江山。

随着南通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发展重心南移,老镇上原先庞大的传统产业被时代抛在了后头。2009年以来,南通启动唐闸工业遗存保护工作,并为此成立了唐闸古镇办和古镇保护开发有限公司,利用工业遗存建起了“1895文化创意产业园”。原址保护的大生纱厂、钟楼、公事厅等工业遗产被工信部列入“国家工业遗产名单”。

如今,位于通扬运河两岸的“汤家巷”“新民巷”“复兴巷”“渡口巷”等历史文化街区经过修缮后成为了全省名城保护示范项目。“唐闸红楼”“大达内河轮船公司”等重要旧址升格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生码头被评为江苏省最美运河地标之一。

古镇开发了唐闸印象、张謇家风家教、司园博苑、姓氏文化、活字印刷体验等旅游景点,同时游客中心、文化广场、运河风光带、生态停车场等旅游设施也已建成。此外,与之配套西市街美食街区、汤家巷文化街区和景澜·唐闸印象酒店可以为游客提供优质的配套服务。

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了唐闸。在“1895文化创意产业园”,陈旧的厂房被保护性修缮,一行人员忍不住用手触摸着斑驳的墙壁,感受这沧桑的变化。在镇上的留韵金丝楠木馆,一个个匠心独具、精湛绝妙的作品令人啧啧称赞。待脚步乏力,再觅一处古色古香的茶馆,临窗而坐,看窗外小桥流水,细雨霏霏。夜幕降临,古镇灯火通明,运河两岸彩灯如虹。

“我们这边的夜市还是很火的!”晚饭时饭店工作人员的这句话一直萦绕在大家脑海,当天夜晚九点多钟,尽管下着细雨,大家还是决定到夜市去看看,撸串、吃龙虾、喝啤酒的人还真不少,喧闹中充满了浓浓的市井味。据了解,2020年唐闸夜市全新升级为集装箱夜市,不仅为市民提供健康的美食,更有稀奇的特色小商品。

据古镇办负责人介绍,未来,古镇将继续以特色化、生态化、时尚化为方向,使唐闸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文明活化石、休闲旅游目的地”。(文图:朝晖)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