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刘邦沛县起义开始,曹参就一直追随,他跟着刘邦打地盘,跟着刘邦杀进咸阳,跟着刘邦杀出关中,帮助刘邦打败项羽,建立大汉数百年的江山基业。
刘邦做皇帝以后,齐王韩信被改封为楚王,刘邦的长子刘肥拥有了齐国七十多座城池,当了齐王。刘肥那时候还十分年轻,需要一个忠诚稳重之人辅佐,曹参被封为齐国的相国,协助刘肥治理齐国。
治理诸侯国这个事情,曹参也是头一回,可没吃过猪肉,总是见过猪跑的,自己不懂的事情,还是可以听取别人意见参考的。
曹参下令,把齐国年长有威望的人,读过书的儒生,都召集到自己的府上,让他们出主意,这齐国是大家的齐国,看看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治理,才是对大家都有好处的。
要说这人多啊,还真不一定好办事,大家各有各的见识,各有各的主张。有的说该遵循法家思想,制定明确的制度让百姓执行:有的说要正确引导百姓从事生产,给出指令,让大家低头跟着干。总之是五花八门,弄的曹参脑袋大了一圈,也定不下来该听谁的。
后来,有人给曹参推荐了一个高人,此人被称为盖公,据说年纪已经很大一把了,智慧和年纪一样的高。盖公精心研究黄老之说,也就是黄帝和老子的思想,对生活和教别人生活,很有一套。
曹参一听,这完全符合高人的形象嘛,就派人备上厚礼,用专车把盖公请到自己的相府。
盖公见过曹相国,就把自己的思想是一一道来。原来啊,黄帝和老子都是主张清静无为的,就是掌权者尽量不要干涉大家的生活,虽然朝代不同,可百姓已经生活了上千年了,他们完全有能力照顾好自己。当然了,这只是一个大纲思想,掌权者具体该怎么做,盖公还是有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的。
要说这高人就是高人,曹参对盖公是心服口服外加佩服,他让出了自己的正堂,来供养盖公,齐国也就依照清静无为的思想来进行治理。
刘邦去世以后,汉惠帝继位,这位新皇帝取消了诸侯国相国的称号,都统一改称为丞相。曹参前后算是做了九年的齐国丞相,在此期间,齐国的百姓安居乐业,大家都称他为贤相。
汉惠帝继位的第二年,曹参得到消息,萧何去世了,他吩咐手下门客,都提前把行李收拾一下,我要去长安做相国了。没过多久,朝廷的使者来到齐国,召曹参进京,接替大汉相国之职。
毕竟在齐国干了九年,时间可是不短,曹参对这块土地和人民有点不舍,临行之前,他对接替自己的人是千叮咛万嘱咐。
做了丞相以后,齐国的治理就看你的了,可是有两个地方千万不要去插手管理,一个是刑狱,一个是集市。这两个地方是很多人安身立命的地方,强加干涉的话,会出乱子的。
新丞相很尊重曹参,可也很不理解。大人,治理国家要考虑到很多大事吧,这两件小事,有这么重要吗?
曹参很严肃的回答,话不能这么说,刑狱和集市虽然不太起眼,可那里是善恶并存的地方,有一套自己的平衡体系,要是进行干涉,你让坏人去哪里生活?坏人要是跑的到处都是,很多事情就都做不好了,所以我才把这两处看的特别重。
到此为止,曹参在齐国的职业生涯也就结束了,接下去他要踏足京城长安,成为治理天下的主梁骨,他能干的好吗?咱们下回接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