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不但有张角,张梁的黄巾军之余波,而且还有关东诸侯与董卓的乱战,以及诸侯之间,董卓死后内部的战乱等等,可以说乱的不能再乱了。
那个时代是人才辈出,因为战争提供了很多机会,魏国的五子良将,蜀汉的五虎上将,诸葛亮,周瑜,郭奉孝等等都如同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了。当时的老百姓却觉得这不是机会,相反这是一场大灾难,面对这一场大灾难,他们在乱世中该怎么生活下来呢?这就是知常容与大家聊的话题。
一、往安全地方跑
当时的主要战场集中在黄河流域及中原一带,所以中原一带损失是很大的。远离中原的一些地方却相对比较安定,所以很多人都往这些地方跑了。
当时相对比较安全的是巴蜀汉中之地,荆州之地,辽东之地。这些地方都涌入了大批老百姓。
巴蜀之地涌入的移民就是史书上经常提到的东州人,他们与巴蜀的土著并不能和谐相处,相反处于对抗之中,当然他们绝对拥护当时巴蜀的主官刘焉,包括刘焉的儿子刘璋等人。
荆州之地主要涌入的是名士,普通老百姓相对少一些,比如像诸葛亮等人就是在其叔父的带领下过来的。
辽东之地相对离中原远一些,有点天高皇帝远,所以很多人往那边跑。结果使得辽东太守公孙度实力大增,为后来公孙渊自立为燕王打下了基础。
二、据地自保
三国时期,基本上还是整个宗族的方式活动。战争频繁,宗族也开始自保,开始武装自己,这一点在江南区域特别明显,最严重的地区就是荆州和江东,这也就是上面说到为什么荆州涌入的以名士为主而不是百姓为主的原因。
这些宗族形成了割据一方的小势力,在史书上称为宗贼。荆州的刘表是一人一骑入荆州,他采用依靠蔡家,蒯家等大宗族去扫平其他宗族的方式获得统治权力。孙策则用打败这些宗族的方式获得江东的统治权,当然最终还是与这些宗族共存,而不是完全消灭。
北方的宗族怎么办呢?
黄巾之乱之时,很多老百姓想当然的反应就是跑。这个时候有一个程昱的人说了这么一句话:
度得城郭而不居,其志可知,此不过欲掠财物耳。何不相率还城而守之——《三国志魏书·程郭董刘蒋刘传》
逃还不如自己守城来得安全。老百姓会听程昱的吗?当然不听了,因为老百姓第一个反应还是跑,跑是人的本能,因为害怕到了极点,不跑才怪。
程昱叹了一句:愚民不可计事!然后就和县中的大宗族薛房商量出一个计谋,派人去前面大喊,贼来了,然后马上派人带头往回跑。人在混乱之时,智商往往会打折的。看到有人往回跑,大家都跟着跑回来。就这样,所有人又跑回到县城中。然后程昱就组织他们据县城自守。程昱后来成了曹操的重要谋士。
三、依附势力
曹操追击黄巾军时,那百万黄巾军与曹操谈好条件,只归属曹操,不受其他人节制,成为曹操起家最有力的一股力量,曹操将这部分百姓进行整合,那就是现在人们经常所说的青州兵的来源。这批人在曹操死后,就基本上没有出现在史书中了。
刘备手下也有这样的流民,他们都会选择死忠于刘备,和黄巾军投降曹操的意思差不多。
时先主自有兵千余人及幽州乌丸杂胡骑,又略得饥民数千人——《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还有就是带着整个宗族归属的,这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李典。
李典家族很厉害,厉害到什么程度呢?吕布派人去攻打,结果还被他们家族打败,所以他们家族的战斗力和人数是惊人的。整个宗族有一万三千多人。后来在袁绍和曹操相争最关键的时候,投奔了曹操。
时太祖与袁绍相拒官渡,典率宗族及部曲输谷帛供军。——《三国志魏书·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
李典赌赢了,曹操胜了,不过可惜的是李典36岁就死了,他儿子继承爵位。
在当时的乱世之中,有钱人也选择了依附势力,比如跟随刘备的糜竺。
祖世货殖,僮客万人,赀产巨亿。——《三国志蜀书·许麋孙简伊秦传》
如此巨额的财产之人,他也选择资助刘备东山再起,成为刘备背后的财团,最后跟随刘备入川。刘备一直视其为上宾,不敢以下属待之。还有就是东吴的鲁肃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四、也有不幸的百姓
上面提到的是幸运的老百姓,乱世之中,不幸的百姓是占很大比例的,他们没有任何选择余地,只能是过一天算一天。
比如生活在洛阳的百姓他们就没有选择,他们必须跟随董卓前往长安 ,如果不去,那也只有死路一条。
法令苛酷,爱憎淫刑,更相被诬,冤死者千数。百姓嗷嗷,道路以目。——《三国志魏书·董二袁刘传》
只能道路以目,这样之后也未必能活下来,因为董卓根本不懂物价管理,加上天灾,所以粮食涨的厉害,这些大多不是农户,大多是一些商人,有钱人,官员或者手工业者,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没有土地。当货轻而物贵,谷一斛至数十万之后,他们的处境不用想都知道有多惨。
这还不是最惨的,董卓死后,长安城成了军阀混战之所,最后惨到什么程度?
时三辅民尚数十万户,傕等放兵劫掠,攻剽城邑,人民饥困,二年间相啖食略尽。——《三国志魏书·董二袁刘传》
如果一户以五口人来计算,这里是百万人口,百万人口在二年之内就消失掉了。
结语:
有人说东汉末年的人口6000万到三国时期只有2000多万,几十年时间不但没有增长,反而是减少这么多。如果加上自然出生率,那人口损耗的数据更为惊人。
连当时的曹操都看不下去了,他在《蒿里行》中说了这么两句: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就一个字,惨啊!
一将成名万骨枯,这句话平时说来我们没有什么感觉,但是当我们看到详细数字的时候,我想人们的心灵还是会受到震憾的,因为这是一条条活生生的人命啊。
乱世的百姓最苦,和平才是最金贵的,和平时期的百姓才是最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