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孙中山《建国方略》都设想了什么?实现了多少?

2020-07-24新闻17

《建国方略》是孙中山于1917年至1920年间完成的三本书《孙文学说》、《实业计划》、《民权初步》的合称。《建国方略》是聚焦于国家基本建设,被认为是孙中山政治思想和建国思想的集大成之作。

孙中山的思路,即利用向外国借贷的资金,大规模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修港铺路,从而使各种资源向节点城市富集,达到使地价升值,振兴新旧市镇的目的。然后,以地皮交易收入偿还贷款,“地值所涨,已足偿所投建筑资金矣。”

孙中山的《建国方略》里都有什么设想呢?

关于铁路建设。孙中山认为,中国需要建铁道10万英里,合16万余公里,其中,他提出的高原铁路系统,最为艰难。他曾详细勾勒了由多伦诺尔(即现多伦县)为中心点的数条铁路组成的西北铁路系统。对此系统的重要性,他认为“中欧两陆人口之中心,因之联结。由太平洋岸前往欧洲者,经此路线为最近”

关于公路建设。除铁路外,《建国方略》还设想全国铺碎石路百万英里,合160万余公里。孙文所说的碎石路,也即当时的公路。

关于水运建设。除陆路外,水运交通建设也为孙中山所重视。比如他希望对大运河所做的利用,“千百年来,为中国南北交通枢纽之古大运河,其一部分现在改筑中者,应由首至尾全体整理,使北方、长江间之内地航运得以复通。此河之改筑整理,实为大利所在。”

关于现代通信。孙中山重视电信业发展,希望能够增设电报线路、电话及无线电等,使遍布于全国,并设电话机厂自造廉价电话机。

关于建设港口。孙中山曾着重提到:东方大港、南方大港的设想,东方大港位于浙江省嘉兴市下面的乍浦和澉浦两镇之间,也就是杭州湾喇叭口的上边沿处。通过整治扬子江的水道与河岸,来解决泥沙淤塞问题,使上海具有深水港的功能。南方大港即广州港。鸦片战争前,广州港曾长期是中国唯一外贸港。鸦片战争后,广州作为海港的功能,为英属香港所夺。在《建国方略》中,孙文详述了如何靠兴修河海工程,恢复广州“南方大港”的地位。

关于新式市街建设。孙中山特别看重武汉之地位。因武汉自古以来就是“内联九省、外通海洋”,至清末民初已经发展成华中工商业中心,有潜力发展成一世界级大都市,人口应有两三百万以上,城市规模“略如纽约、伦敦之大”。孙中山还建议在东北平原设立一新城市,名曰“东镇”。“东镇”应位于嫩江与松花江河流之西南,约距哈尔滨之西南161公里,以此江城作为东北地区的水陆交通枢纽。同时应有一铁路,从这里出发,经过双山、辽源、康平等地,与京奉铁路合轨而达于葫芦岛。

关于水力发展。孙中山1924年8月17日,他在广州国立高等师范学校做了题为《民生主义》的演讲。在这次演讲中,孙文明确提出,应当在三峡地区建坝发电。

关于工业原料。孙中山希望能“设冶铁、制钢并造士敏土(即水泥)之大工厂。”设想按人口比例,中国煤炭产量应4倍于美国,也就是年采煤24亿吨。《实业计划》成书时,已在四川、甘肃、新疆和陕西等省区发现石油,但当时无力勘探开发。孙中山认为,“如待至中国将来汽车盛行之时,煤汽之需用或增至千倍。当此欧美各国煤油正在日渐减缩,由外国输入之煤油、煤气,断不足以供中国之需要,此所以在中国以开采油矿为必要之图也。”

孙中山构想其《建国方略》之时,正值中国内忧外患,人民贫病交加的历史低谷,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仍处于蹒跚学步阶段。他高瞻远瞩,全盘谋划了建设一现代中国所需的各项基本物质条件和基础设施环境。作为一位学医出身的曾长期在国外活动的职业革命家,其对中国国情了解之细之深,所做调查之细致周全,提出构想和办法之科学合理,都不能不令后人赞叹。

尤其让人感慨的是,当年孙文先生的诸多设想,基于当时的现实条件,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恰恰是在新中国建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不懈的奋斗,其中相当一部分愿景已经实现,甚至远远超过预期。有的恰如孙中山所想,而有的则是根据一时一地的情况进行了调整,但在战略上,仍然基本符合其构想,如洋山港之于“东方大港”,如通辽之于“东镇”松原。当然,还有许多没有变成现实的部分,或因不再具备条件,或因尚不具备条件,就不在此详述。

#近代史#孙中山#建国方略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