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基因连锁两种类型 基因独立和连锁产生重组类型的途径

2021-03-18知识2

基因连锁的类型 摩尔根等人用纯种灰身长翅果蝇与纯种黑身残翅果蝇交配,他们看到子一代(F1)都是灰身长翅的,由此可以推出,果蝇的灰身(B)对黑身(b)是显性;长翅(V)对残翅(v)是显性.所以,纯种灰身长翅果蝇的基因型与纯种黑身残翅果蝇的基因型应该分别是(BBVV)和(bbvv).F1的基因型应该是(BbVv)(如图).摩尔根又让F1的雄果蝇(BbVv)与双隐性类型的雌果蝇(bbvv)测交,按照自由组合定律,测交后代中应该出现4种不同的类型,即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并且它们之间的数量比应该为1:1:1:1.但是,测交的结果与原来预测的完全不同,只出现两种和亲本完全相同的类型:灰身长翅(BbVv)和黑身残翅(bbvv),并且两者的数量各占50%.很明显,这个测交的结果是无法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来解释的.让F1的雌果蝇与黑身残翅雄蝇交配,测交后代表现型及其数目是:21灰身长翅(42%),4灰身长翅(8%),4黑身长翅(8%),21黑身残翅(42%)。为什么会出现上述试验结果呢 摩尔根认为果蝇的灰身基因和长翅基因位于同条染色体上,可以用来表示(如图);黑身基因和残翅基因也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可以用来表示.所以,当两种纯种的亲代果蝇交配后,F1的基因型BbVv,应该表示为,表现型是灰身长翅.这样,在F1雄果蝇产生配子。

什么是基因的连锁 在1906年,科学家贝特生等在研究香豌豆的两对相对性状时,发现同一亲本的两种性状,在杂交后代中,比较多地连在一起出现,并不按照孟德尔自由组合规律的比例发生分离,这使他们感到非常困惑,甚至对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产生怀疑.美国的遗传学家摩尔根和他的同事用果蝇做实验材料,进行了大量的遗传学研究,终于解开了人们心中的疑团,这不仅证实了孟德尔的遗传规律的正确性,并且丰富发展了关于两对(或两对以上)基因的遗传理论,提出了遗传的第三个规律-基因的连锁互换规律.基因的连锁规律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在遗传时位于同一个染色体上的不同(非等位)基因常常连在一起不相分离,进入同一配子中.具有连锁关系的两个基因,其连锁关系是可以改变的.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间的非姐妹单体之间可能发生交换,就会使位于交换区段的等位基因发生互换,这种因连锁基因互换而产生的基因重组,是形成生物新类型的原因之一.基因连锁和互换规律的实质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形成配子时,常常连在一起进入配子;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由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互换,因而产生基因的重组.

基因连锁两种类型 基因独立和连锁产生重组类型的途径

单基因遗传病的主要类型有几种 单基因遗传病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因而单基因遗传病也称为孟德尔遗传病。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433623737按照遗传方式,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连锁遗传几种方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发生变异,另一个正常(称“杂合状态”)情况下即可发病。致病基因由双亲中患病的一方传递而来,也可以是生殖细胞发生新突变而产生。此患者的子女发病几率为1/2。患者异常性状程度可不相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基因性状是隐性的,即只有纯合子(两条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均异常)时才显示病状。此种遗传病父母双方均为致病基因携带者,不发病,子女患病机率相等,均为1/4。近亲婚配者的子女发病率会增加。X连锁连锁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性状是隐性的,女性多是携带者,男性患病。女性携带者与正常男性婚配,子代中的男性有1/2机会患病,女性不发病,但有1/2的机会是携带者。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婚配,子代中男性正常,女性是携带者。X连锁显性遗传病:病种较少(如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这类病女性发病率高,这是由于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获得这。

两对连锁基因杂合子产生的配子,理论上其配子类型和比例有什么样的特点? 两对连锁的基因杂合体百产生的配子,配子种类和比度例是不能确定的,要看连锁的基因是不是发生互换,发生互换的比问值是大是小,比如AaBb,不发生互换,可能产生的配子答有两种AB,ab。如果发生互换产生的配子种类有内四种即AB,ab,Ab,aB,但四种类型的比值是不容确定的。

完全连锁时配子的基因类型完全连锁是什么意思 完全连抄锁指有些生物在减分时同源染2113色体上的基因不发生5261交叉4102互换。比如雄果蝇和雌家蚕的基因。1653比如,雄果蝇的同一染色体上有两对基因AaBb,其中AB在一条染色体上,ab在它的同源染色体上,则减分时只能产生AB和ab两种配子。(但在雌果蝇中如果发生交叉互换就会产生AB、ab、Ab、aB 四种配子,其中前两种较多),如果是Ab在一条染色体上,aB在一条染色体上,则只能产生Ab和aB两种配子。

性状独立遗传和连锁遗传有什么区别 1、独立遗传:独立遗传的表现特征:如两对相对性状表现独立遗传且无互作,那么将两对具有相对性状差异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其F1表现其亲本的显性性状,F1自交F2产生四种类型:亲本型:重组型:重组型:亲本型,其比例分别为9:3:3:1.如将F1与双隐性亲本测交,其测交后代的四种类型比例应为1:1:1:1.如为n对独立基因,则F2表现型比例为(3:1)n的展开.独立遗传的细胞学基础是:控制两对或n对性状的两对或n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形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339656362成配子时,每对同源染色体上的每一对等位基因发生分离,而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之间可以自由组合.2、连锁遗传:连锁遗传的表现特征:如两对相对性状表现不完全连锁,那么将两对具有相对性状差异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其F1表现其亲本的显性性状,F1自交F2产生四种类型:亲本型、重组型、重组型、亲本型,但其比例不符合9:3:3:1,而是亲本型组合的实际数多于该比例的理论数,重组型组合的实际数少于理论数.如将F1与双隐性亲本测交,其测交后代形成的四种配子的比例也不符合1:1:1:1,而是两种亲型配子多,且数目大致相等,两种重组型配子少,且数目也大致相等.连锁遗传的。

基因独立和连锁产生重组类型的途径 基因独立遗传两对或多对基因重组有两种途径: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及同源染色体联会时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而基因连锁时产生重组类型的途径只有同源。

由染色体的动态变化引起的基因重组有两种类型:一是在 答案: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

#基因连锁两种类型#基因连锁互换定律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