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赵两国长期需要面对外敌入侵,于是战斗力自然大增,也同样的会谋求发展,进而改革,否则就是为别人做看门狗了。而本身秦赵两国的基础并不是很少,地不大,地不肥。经济落后,文化不昌盛,但是这反而促进了这两国一心一意的求发展。也真是如此,这两国才更加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会更加渴求人才。也因此秦国善于海纳百川,赵国进行了胡服骑射。
春秋时期,领土是不值钱的,国君出去打仗,就是把人打服了就回家,人家说一句自己错了,说不定还要倒贴,经常那个谁谁过来避难就是送一块地,所以越中央的国家发展空间越小,四边国家还可以去占领空地,打打外国人,楚国一句,管他道理不道理,打下的就是他的。秦国也差不多,一路向西,齐国向东。战国以后土地越来越重要,早期三晋还能靠着以前的老本得瑟一下。
春秋战国时期的秦、楚、齐、晋、赵等强国的崛起,正是生产与斗争活动,难易对比的一个好范例。这几个政权在出现之初都不是当时最强的诸侯,秦、楚甚至本身也带着蛮夷的影子,一度被中原诸侯所蔑视,这些国家获得了远大于中原诸侯如郑卫鲁宋的生产机会,很快崛起为当时的强国。
另一个类似的情况,发生在文艺复兴之后直至今天,中世纪的欧洲穷山恶水,西班牙和葡萄牙,更是其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国家。但是大航海时代的到来,给予了这两个国家前无古人的生产机会,对于新大陆白银和土地的开发,为它们带来了天量财富,西班牙就是以此成为了第一个日不落帝国。此后的强国崛起,毫无疑问不依赖于,特定技术条件下,对优越的生产环境的把握,包括英法(美洲白银、海运发展、工业革命、殖民亚非),俄(广大土地带来的粮食出口、对土耳其,还有东方游牧地区的征服),美(美洲处女地、一战和二战及其带来的欧洲外流资本)。
这些政权在崛起的过程中,都避免了处于高强度的斗争中心,同时又把握了优越的生产环境。与此同时,则产生了鲜明的对比。生产的高地,不止是金角银边草肚皮或发现新大陆的地缘优势,技术优势一样能带来实力爆发式增长,超过竞争对手。
总结一下:西周最初分封的重要地区,殷商旧地为西周王室宗族所掌控,这些封国与周王室,是最具实力的地方实体存在,随着井田制的破坏,生产力的发展,国际势力重新洗牌,中原地区属于平原地区,无险可守,逐渐为大国吞并,而战国七雄在与戎狄的战争中,在兼并争霸扩充了自己实力,依靠山川行胜,实现局部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