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自赵匡胤建国后,便一心想止戈。北境自石敬瑭称儿皇帝割让燕云十六州后,便无险可守,再加上宋重文轻武,整个两宋历史在”武功“上被不断诟病。
”澶渊之战时,宋廷以必胜之姿却签下”澶渊之盟”,被后世人不断诟病,骂其为“怂朝”,澶渊之盟也被视为丧权辱国,既然是必胜之战,宋廷为何又要与辽签订条约呢,而且条约签订后,也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和平,辽国也多次侵扰边境。
北宋的燕云情节
关于澶渊之盟的性质争论了上千年,而实际上澶渊之盟是辽方挑起战争的一种结果,如果要探讨共签订的原因,还是需要回到当时战争发动的原因,及战争的过程、结果来进行整体分析。
937年,石敬瑭灭后唐,建立后晋,并于次年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而宋朝以五代后周自居,对于石敬瑭割让的行为一直耿耿于怀。
赵匡胤建宋后,一直试图收回燕云十六州,为此还做了两手准备:
第一:与契丹商谈,愿意用财富赎回燕云十六州。
第二:如果赎回方法不成功,那就采用武力去打回来,但可惜,赵匡胤在世时,南征北伐,忙于统一中原根本没有多的力量去收复。
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后,公元979年,宋统一了中原王朝,终于有机会对付辽国了,收回失地了。宋太宗发动了两次大规模地对辽进攻。
公元979年,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亲自指挥军队围攻幽州城,结果连打了15天,都没有拿下,反而等来了辽国援兵,在高粱河上对宋兵进行猛击,宋兵大败,至此,第一次征辽失败。
公元986年雍熙三年,宋太宗派兵进行第二次征辽,当时由曹彬和米信,田重进,潘美和杨继业为将,结果辽国一应战就反守为攻,化被动为主动,宋军因指挥不当,第二次征辽又以惨败而结束。
辽国的“以战止战”之法
宋朝的经济、政治远胜于辽,虽然在军事上并不占优势,但两国军队在数量上不相上下,即使宋朝军队略胜于辽,但长期在宋“重文抑武”的制度下,宋朝军队即使能人辈出,也难有超强作战能力,再加上辽国又有燕云十六州的地理优势,若宋真的长期与辽开战,想获得全胜也不太可能。
宋朝自统一中原以来,大力恢复生产,太祖太宗又多次下令召集流民,奖励垦荒,增强了农业。乾德四年又下诏:“自今百姓有能广植桑枣,开荒田者,并令只纳旧租,永不通检”,仅此两项措施,所带来的在经济效应,就已经甩了辽国几条街。
而此时的辽,封建制度正在逐渐代替奴隶制,但同时也意味着辽处于分化、动荡、战争时期,对内对外都面临着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而辽国骁勇善战,两国实力也在不分伯仲之间。对于宋人的燕云情结,辽国看得一清二楚,为了防止宋朝养精蓄锐,再度北伐加剧辽的内外危机,景德元年(1004年),辽圣宗和承天太后当机立断率兵南下,企图以战迫和。
辽军在军事上采取主力进军、长驱直入的方针,从首府一路开赴宋朝,越过边境,直入澶州(今河南濮阳),进逼开封,势如破竹,当辽国20万大军兵临澶州城下时,宋朝大为恐慌。
真正的转折也发生在澶州:
“是日,(主将挞览)率众抵澶州北……方为先锋,异其旗帜,躬出督战。威虎军头张瓌守床子弩,弩潜发,挞览中额陨……是夜,挞览死。”
在宰相寇凖的主持下,宋真宗亲征,双方隔河对峙,皇帝上城楼督战,黄龙旗一挂,万军皆呼,士气高涨,辽军主将萧挞凛出营,被宋军伏弩射伤致死,辽军士气受挫,局势开始对宋军有利,辽军也看到了这一点,于是派人前往宋营求和。
虽然目前的局势对宋朝更有利,但若宋廷真借此时机赶走了辽人,也很难保证以后对辽战争就能获胜,两方对对方都有所忌惮,双方最终达成了议和协议,签订了澶渊之盟。景德之役最终以和平方式落幕,双方握手言和。
签订”澶渊之盟“
对于这样一场必赢的战争,宋朝却放弃,而选择接受辽国的议和,正因如此,宋的澶渊之盟被与清朝的条约划上了等号。却其实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宋虽然放弃了一场必胜的战争,但却结束了自唐以来的百年动乱结局。
宋与辽休战签订的”澶渊之盟”,更是被称为宋辽关系上的一座里程碑式的关系,根据盟书,宋辽约为“兄弟之国”,地位平等;宋朝每年给予辽国一定的经济缓助;约定两国互不增加边防设施;又约定司法上的合作,订立罪犯引渡协定;双方在边境开设榷场,开展贸易。
复原宋兵手办
“澶渊之盟”的订立,给宋辽两国带来了近一百二十年的和平,“澶渊之盟”所带来的好处,有目共睹,两国休兵,为仁宗盛世,和后期的北宋繁华奠定了基础。
对于澶渊之盟,你怎么看,你觉得真如宋史专家吴钩所说的,值得一尊“和平奖”,还是无斗志,太怂不敢战?
参考资料:
《历史意见与时代评价,宋人对"澶渊之盟"的认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