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出身豪门,一生多才,为何贫病交加而死?
《晋书·陶潜传》中有这样一句话: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
此话出自陶渊明之口,流传至今。
不向权贵低头,辞官归隐,安然享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乡村生活。以菊喻人,不与旁人争春,在寂寥的秋季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影响了魏晋以后中国文坛各方诸侯的,千百年来只有陶渊明一人尔。
每当提起陶渊明,大家总会先想到“归隐”“田园诗人”。
我们曾调侃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不合逻辑;
背他的田园诗时,曾暗笑过他的“草盛豆苗稀”的农耕能力;
憧憬过他所描写的热情质朴、不问凡尘、安然自得的世外桃源;
佩服过他的魄力勇气和心境;
可是,又有几人能了解其出身名门、才华横溢,数次任职做官,人生结局却让人意外?
陶渊明的身世似乎从来都不是大家探寻的主题,因为他淡然如菊,洒落自然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令人读之不忘。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
这是北大中文系教授袁行霈老先生所著《陶渊明集笺注》中对陶渊明的评价。
魏晋时期,上层社会士庶阶层分明,陶家虽不是士族大家,但也为浔阳名门。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更是东晋的开国元勋,曾官至大司马,被封为长沙郡公。其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
由此家世来看,陶家从祖上就属于豪门贵府。尽管陶渊明8岁时父亲早逝,但凭借这样的家世,他自幼就生长在书香环境之中,所以才能修习儒家经典,终得一身才华。加上魏晋时期的封官制度,其完全可以安然走上仕途,安稳一生。
多年后,陶渊明也确实曾进入庙堂,获得官位,生活富裕。可为何出身名门,几次入世,担任过江州祭酒、才华横溢的人最后会因贫病交加而死?抱孤念,爱丘山
陶渊明出身名门,自二十九岁开始做官,初生牛犊,意气风发,刚正清廉。正是因为家庭环境所培养出来的眼界与风度,让他自幼便胸怀孤念,看不上官场上的玩弄权术和不良习气。所以,后来他选择了归隐乡间。
陶渊明多年深受官宦之家的家风熏陶,所以,他大可不必像寒门子弟那样,一生求而不得,或者是得了就紧紧握住,不舍放手,终陷泥淖而不可自拔。
陶渊明所受到的教育,加之自身的才华,让他抱有“我执”之念而不愿身入污泥,失去本心。他也曾为了生计和抱负而努力过,但终究还是选择了不染纤尘、不负所学,身向丘山。
有猛志,不同流俗
在魏晋时期,朝代更迭,战乱不断。朝廷的无能、领导层的黑暗,以及对文人的打压抑制,都令人难以忍受。而自幼修习儒家经典,行善事,品行高洁,胸有大志,一心报国,一展所长的陶渊明自是无法忍耐,数次入世,几度辞官,
另外,魏晋名士隐逸之风的兴起,也让陶渊明虽有猛志,但却不愿与世人同流,最终走向了归隐。
魏晋时期,文人骚客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而两汉以来独尊儒术的风气却遭到了巨大的冲击。文人士子不再一味追求入世报国和忠君之事。他们在仕途暗淡无光后,大多选择了远离政坛、归隐乡林,处江湖之远,追求自然,享受生命。
当时,嵇康、阮籍等“竹林七贤”的狂放无端、纵横意气和风流自赏,让世人羡慕嫉妒。而这玄学隐逸之风猛烈地抨击了传统的入世为朝堂服务的儒家思想。
主张自然,追求自然,功业名利已经不再是文人们的追求。他们享受生活,肯定自身的价值,寄情山水,享受自然,娱乐生活。
后人提到魏晋名士,无不赞叹一句:文人风骨,不必谄媚于前,不必溜须拍马,失去文人清高,不必有固定的文章制式,八股之流。
一身才华、怀有傲骨的陶渊明,自然难逃玄学之风的影响。他入世30年,文人志气不改,在出世和入世之间曾几多纠结。最终,虽长才未展,但本心未改,选择了回归丘山,寻求自由。
有人说陶渊明的归隐是逃避,却不知那是看尽纤尘,历经繁华之后的大彻大悟,是能在黑暗如污泥的官场中做回自己的不忘初心,坚守如一。一首《归去来兮辞》,陶渊明做回了自己
陶渊明胸怀爱丘山、爱田园乡间的高洁心性。一首《归去来兮辞》清清楚楚地表达了他30年尘世生活终是错付了、最终迷途知返,尤未晚矣的心事。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凡尘俗世如同大网一般困了自己30余年,如今终于能够遵从本心,舍弃了庙堂羁绊,回到田园,安然度日;从此乡间小径,夕阳晖晖,炊烟袅袅,悠然自已。戴月荷锄归。
仅仅五个字就白描出了陶渊明阅尽世间繁华之后,安于田园生活并怡然自乐的心境。南山下,草屋中,一壶清酒,一张古琴,一本诗集,清闲度日,悠哉快活,在30年的官场沉浮,内心纠葛中做回了自己,做回了当年爱丘山的陶渊明。好酒贪杯,耗尽家产
归隐乡间的陶渊明依然过着“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的生活,虽算不上大富大贵,但也绝对能够安享余生了。但陶渊明本人并不擅长营生,又好饮酒,家底也逐渐被耗空。
陶渊明的爱酒成痴,亲友皆知。亲友往来,皆以酒为礼。朋友接济,钱财最终也全部归还了酒债。因为好酒贪杯,最终陶渊明家徒四壁,一贫如洗,落魄不已。
虽然出身豪门贵府,满身才华,但陶渊明却一生坎坷:
父亲早逝,家道中落;国无贤主,怀才不遇,在出世与入世之间几度徘徊。终能放下俗尘,归隐乡间,享田园,赏自然,却终至家境贫困,箪瓢屡空。
最后,又因农田受灾,“草盛豆苗稀”。而唯一留下来的八九间草屋,也被一场大火化为灰烬。已经年老体弱的陶渊明终在贫病交加中黯然离世,如同秋风中的菊花一样,终究抵挡不住那刺骨的寒风,凋零落寞。
浮沉半生,依然心中清明。陶渊明保留了自己的棱角,保持了清洁的初心,保有了文人的风骨和意气。
这位魏晋南北朝最杰出的诗人,影响了后世无数文人的靖节先生,在贫病交加中退出了历史舞台,却永远地留在了历史长河中,被世世代代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