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宋钦宗为何让赵构去做人质?历史上的康王在金营表现如何?

2020-07-24新闻10

在历代帝王耻辱柱上,宋高宗赵构想必能位列三甲。在历代文人的口诛笔伐下,这位南宋的开国皇帝,已然被抨击地体无完肤,成了荒淫无道和鼠目寸光的投降派。然而,汗牛充栋的史学典籍中,却也不乏为宋高宗歌功颂德之笔。

近来网络中,有人提出宋高宗的一生曾经历过巨大转折,称其在做康王时,也是个智勇双全的铁血男儿。客观地讲,此说倒也绝非凭空杜撰,而是有理有据。读《宋史·高宗纪》可知,对高宗前往金营议和的情景有如下表述:

“靖康元年春正月……钦宗召帝谕指,帝慷慨请行。遂命少宰张邦昌为计议使,与帝俱。 金帅斡离不留之军中旬日,帝意气闲暇。二月,会京畿宣抚司都统制姚平仲夜袭金人砦不克,金人见责,邦昌恐惧涕泣,帝不为动,斡离不异之,更请肃王。”——《宋史·高宗纪》

这段文字系讲靖康元年春天,金军大举南下时,宋钦宗命康王赵构(按:文中“帝”即指宋高宗,时为康王)前往金营议和之事。当时,与康王赵构同去的,还有少宰张榜昌。在赵宋皇室眼中,金营如同虎狼之穴,必然充满凶险,又为何要选派亲王前去呢?

事实上,宋钦宗是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出此下策的。因为,当时金人明确提出,如果宋国请求议和,必须满足五个条件,其中一条便是宋朝要派出一位亲王、一位宰相,到金营做俘虏。宋钦宗能够选择的亲王,一个是无权无势的康王赵构,一个则是地位较高的肃王赵枢。结果,一直不受重视的赵构,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最佳人选,被派去做人质。

据《宋史·高宗纪》的记载,宋高宗在金人帐下,表现地“意气闲暇”,毫无惧色。当时,姚平仲夜袭金营寨失败,金军统帅斡离便斥责恫吓宋朝人质。结果,张邦昌吓得屁滚尿流,而康王赵构却依旧面无惧色。因此,金人怀疑这个有骨气的亲王,可能是宋人找来冒名顶替的,便提出让肃王赵枢前来做人质。

也正是因为这样,宋高宗赵构才得以离开金营,并成为日后靖康之难中,唯一幸免逃脱的赵宋亲王,进而在徽钦二宗被俘获的时候,被拥戴为帝,成了南宋的开国皇帝。

然而,仔细琢磨,《宋史》中的高宗本纪,却与宋人李心传所撰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和熊克的《中兴小记》大体相合,只是大同小异。事实上,成书于元末的《宋史》,在编写过程中,对李心传等人之书,必然多有借鉴。

宋人撰写本朝史实,但凡提及赵氏宗亲,固然难免有避重就轻,甚至刻意美化之嫌。如此一来,势必会勾勒出一个高大伟岸的赵构。而这个赵构,又为后来的《宋史》所借鉴。如此一来,宋高宗便成了一位有勇有谋的英雄形象。

抛开宋高宗赵构的功过得失不言,纵观各史家对这位帝王以及靖康之难的记载,完全可以推断认为,历史上的康王赵构,在金营为质期间,理当没有前文所述的那般英勇。这一点,从日后赵构接连溃逃的表现中,皆可窥见。在建炎二年的维扬之变中,正在行男女之欢的宋高宗,闻听金人来犯,吓得仓皇出逃,以至于就此影响到了传宗接代的功能,可谓被是赤裸裸地讽刺。

试想,这样的帝王,又怎会在金营中“意气闲暇”?即便其曾有胆有谋,亦不过是奉钦宗之命时,故作英勇时的姿态罢了。至今当了皇帝后的宋高宗,一方面忌惮于金人的淫威,一方面贪图于眼前的欢愉,故而也就无心收复故土了。

/文:夕阳下的晚枫

#辽宋夏金#君王皇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