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大清灭亡后,为何还有人在守皇陵?谁给守陵人发工资?

2020-07-24新闻5

清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自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到溥仪退位,历经十二位皇帝。

清朝从1644年入关,到1911年被推翻,共有十位皇帝,除了末代皇帝溥仪葬在华龙皇家陵园以外,其他九位皇帝都分别在河北遵化市的清东陵(葬有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5位皇帝)和易县的清西陵(葬有雍正、嘉庆、道光、光绪4位皇帝)。

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陵寝集历代陵寝制度之大成,更加健全完善,和其他封建王朝一样,清朝也毫不例外地为皇帝修建陵墓,同时也创立了守陵制度。

但是在大清灭亡后,还是有很多人比较关注守皇陵的问题,很多人好奇大清灭亡后,为何还有人在守皇陵呢,如果有守皇陵的人,那他们的生计怎么解决,谁给他们发工资呢?这问题说来话长,且听我慢慢道来吧。

清朝时期的守陵人

守陵人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职业,用自己的一生守护陵墓,可大家千万不要以为守陵人是一种卑微的职业,相反,守陵人有着特殊的政治身份和地位,只有属于正黄旗、镶黄旗和正白旗的上三旗出身的八旗子弟才能成为守陵人。

守陵人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看守皇陵,也是需要一定的技术含量的,因为不仅守陵,还要承担祭祀活动以及日常维修工作。

从职务来看,守陵人的职位显示了皇族的气派,清代守陵的官员有宗室王公以及大臣,守陵人专门为皇帝家族守陵,以朝廷俸禄为生,清政府给予了守陵人优厚的待遇,使他们得到了良好的生活条件和特殊的政治地位。

大清灭亡后,还有人在守皇陵

大清灭亡后,守陵人彻底失去了往日令其自豪的政治身份和地位,同时也失去了朝廷俸禄,守陵人不再享有特殊待遇。

1912年溥仪退位时,曾和民国政府签订八项优待条款,其中第四条为:“大清皇帝辞位之 后 ,其宗庙陵寝永远奉祀, 由中华民国酌设卫兵妥善保护 。”

在1912年溥仪退位后,民国政府派了专门的卫兵去守陵,进行妥善保护。

也就是说,大清灭亡后,在1912年溥仪退位到1928年孙殿英公然盗墓的这期间,守皇陵的有两个队伍,一个是原本待在皇陵的守陵人,另一部分是民国政府派遣的守陵人队伍。

但是当时社会局势比较混乱,守陵人也受到了局势的影响,溥仪被赶出紫禁城后,先是到了天津,后来在1932年,在日本人的扶植下成为了伪满洲国皇帝,皇族们自然无暇顾及皇陵,原本的守陵人大多因为没有俸禄而选择离开,此时的民国政府也因为军阀混乱,而无暇顾及清皇陵。

当然除了以上所说的两类守陵人,依然还有一些人为了信仰在守护皇陵,虽然大清灭亡了,仍然对大清忠心耿耿,这种坚守的行为还是令人很感动的。

谁给守陵人发工资?

在晚清以前,守陵人工作清闲,衣食无忧,守陵人主要负责陵区的建造、保护、维修以及祭祀活动的安排,工资收入是以朝廷的俸禄为主,按照职务品级高低按月领取俸禄和生活用品,还给守陵人修建了房子居住。

到了清朝末年,国事衰微,政治腐朽,朝廷的库银都入不敷出,这种情况下守陵人的待遇明显下降很多。

大清灭亡后,1924年以后,守陵人不再享受任何优待,失去了经济来源,从军阀混战开始,守陵人再也没有俸禄可以领。

大清灭亡后,守陵人的生计方式大致可以分为四种:

一种是守陵人寻找好的地段开田种地 ,但守陵人并不擅长耕种, 当时很多村民主要采用另外三种谋生方式,一是靠出租土地的租金为生,二是外出做小生意。三是少部分人依靠修建古建的手艺从事瓦工 、油漆工工作。

当然也有些守陵人虽然生计艰难,仍然有一些人出于感情继续坚守他们先祖的陵墓。

结语:

综上所述,大清灭亡后,原本守护陵墓的守陵人失去了经济来源,大多为了生计选择自主谋生,而依然有极少部分出于感情继续坚守,这份情怀也是很令人感动的。

#清朝#溥仪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