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本年利润等于净利润吗?净利润与未分配利润的关系是什么? 利润分配是在净利润中分配吗

2020-07-24知识10

合并报表中的净利润可以作为利润分配的依据吗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认为,母公司分配利润(尤其是对股东分配)是以个别报表中的净利润为基础的。但财政部、国资委2007年出台的《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以合并报表中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基础收缴国有资本投资收益。究竟利润分配的依据是合并报表还是个别报表的净利润呢?《公司法》规定国有独资公司不设股东会,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行使股东会职权,财政部、国资委正是根据该规定出台上述办法的。而作为国有企业,上缴国家利润是天经地义的,但以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分红基础值得商榷。这是因为以合并报表为分红基础缺乏法律依据,在子公司分红不多的情况下导致母公司超分配;同时,《国有资本收益申报表》计算“可供分配的利润”时用“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加“年初未分配利润”减“提取法定公积金”在具体操作中有歧义。因为现行合并报表中提取的法定公积金仅仅是母公司本身提取的法定公积金,子公司提取的部分被抵销后体现在“未分配利润”中。执行新准则且子公司没有全额分红的情况下,母公司可扣减的盈余公积显著少于执行原会计制度的母公司,因为原制度规定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母公司。本年利润,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净利润它们之间的关系 简单区分:“本年利润”是一个总的核算科目,期末在该科目上核算出本年度企业的盈亏情况,贷方余额为 净利润,借方余额为净亏损。核算后,要把“本年利润”的余额结转到。期末未分配利润不等于未分配利润期初数和净利润之和,是什么原因? 可以参考利润分配表,年初未分配利润+净利润=可分配的利润,可知分配的利润需要减去以下四项,才是期末的未分配利润,如果数字不等,可以查看一下是否减去这四项:1、计提法定盈余公积金2、计提公益金3、计提任意盈余公积金4、向股东(投资者)支付股利(分配利润)扩展资料未分配利润道是企业年终结算时,当版年所实现的利润与已分配利润调整的结果,其计算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年末累计未分配利润=上年累计未分配利润+本年全年实现净利润-本年已分配利润本年已分配利润=被没收财产损失和违反税法的滞纳金及罚款+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提取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分配给投资者权的利润因此,查账人员应按上述公式检查其数额的正确性,进而对实现利润和利润分配的合法性和真实性进行检查。参考资料来源:-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等于净利润吗? 不等于。净利润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431363035和未分配利润的区别有:一、定义不同:净利润(收益)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后公司的利润留成,一般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收入。未分配利润是企业未作分配的利润。它在以后年度可继续进行分配,在未进行分配之前,属于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从数量上来看,未分配利润是期初未分配利润加上本期实现的净利润,减去提取的各种盈余公积和分出的利润后的余额。二、报表反映不同:净利润是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以及各种费用后的净收入,属损益类科目而未分配利润期末数是年初未分配利润数加上损益表中本年累计的净利润合计数,属于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利润分配账户除了未分配利润以外,还有其他转入、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提取储备基金、提取企业发展基金、利润归还投资、应付优先股股利、应付普通股股利、转作资本(或股本)的普通股股利等等。扩展资料税后利润(即净利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经济指标。对于企业的投资者来说,净利润是获得投资回报大小的基本因素,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净利润是进行经营管理决策的基础。同时,净利润也是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管理绩效。

#本年利润#归属母公司净利润#法定盈余公积金#盈余公积转增资本#盈余公积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