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朱祁镇一生坎坷,被太监玩弄于股掌之上,朱瞻基要负主要责任

2020-07-24新闻12

明朝自朱棣之后,明仁宗朱高炽与朱瞻基实行仁政,实现了史上第四个盛世,史称“仁宣之治”,作为明朝最伟大皇帝之一的朱瞻基,为何他的儿子朱祁镇却表现平平,《大明风华》中他9岁了还不能行走,不能说话,被大臣认为是傻子,想要另立皇帝。朱祁镇当皇帝之后,表现出来的平庸、无为,沦为瓦剌肉票,这一系列结果,谁应该负主要责任,为何他不能再续写朱瞻基的传奇?

都说虎父无犬子,英明神武的朱瞻基,他的长子朱祁镇一生坎坷,后世人对这个皇帝的评价一直很低,他分别是明朝第6任、第8任皇帝,而史学家在他身上找到的亮点很少,他的父祖为他开创了“仁宣盛世”,而他却沦为了瓦剌的肉票,成了明朝唯一被俘虏的皇帝。

当我们分析朱祁镇的时候,最应该回到的是他小时候的成长经历;一个人长大之后会成为什么样,最好的源头是看他小时候的成长环境。

朱瞻基的成长环境

朱瞻基的爷爷是明成祖朱棣,朱棣是一个雄才伟略的皇帝,朱瞻基一出生,就在朱棣身边,随着朱棣北伐过蒙古,学习带兵打仗,还亲自上阵杀敌,在朱棣的言传身教下,朱瞻基的军事能力非常出色,一次在边疆巡视时,发现了蒙古部落的踪迹,亲率3000骑兵,打败了五万的蒙古部落,斩首万余人。

朱瞻基的父亲是明仁宗,这位皇帝虽然只在位了10个月,但是却做了几十年的监国太子,当时朝中官员内阁“三杨”都是太子一手提拔的,全国各地大小官员出自太子门下的不下80%。而朱瞻基继位后,朱高炽为他留下了以“三杨”为首的文官集团。而且在登基之前,先跟随爷爷朱棣南征北战,系统地学习了军事知识,父亲又对他进行言传身教执政手段,可以说是集朱棣与朱高炽的优点于一身。

这种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朱瞻基,能力自是一流,虽然他登基的时候 ,仍然是毛头小伙子,但其实际经验远非后期深宫中出生的皇子可以比较的。

朱祁镇的成长环境

朱祁镇是朱瞻基的长子,他登基的时候还是一个9岁的孩子,行政上靠太皇太后张氏,而行政班底上依靠“三杨”。张氏重用“仁宣时期”留下的“三杨”贤臣班底,整顿吏治,发展经济,使得大明朝国力鼎盛,对王振等太监一直严厉打击,在张太后辅政期间,王振表现并不活跃。

然而好景不长,正统五年,杨荣去世,正统7年,太皇太后张氏驾崩,正统九年,杨士奇去世,正统十一年,杨溥去世。朱祁镇此时年仅20岁,还是一个不经世事的小伙子,而且可以依靠的辅政人才相继去世,此时,太监王振开始活跃起来,王振曾经是朱祁镇的伴读,被称为王伴伴,朱祁镇对他也是深为依赖,在张太后与三杨去世后,他开始勾结内外官僚,作威作福,造豪华府第,大兴土木,朝中大臣争相攀附。

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大举入侵,王振劝朱祁镇御驾亲征,结果被瓦剌所俘获,成了瓦剌肉票。

若说朱祁镇这些过失到底因何而来,追溯源头的时候发现,朱瞻基的早逝其实是产生这一系列过失的根本,一个9岁的孩子,被推上皇位后,却没有受到系统的教育,又没有军事经验,贸然上战场,就是给对方送人头的。

阉党干政是朱瞻基埋下的祸根

朱祁镇被俘虏,其中最重要一个人物就是王振。明朝在朱瞻基以前,都是禁止后宫太监识字的,其目的就是防止出现宦官干政的情况,而朱瞻基上位后,却鼓励太监学习认字,还开办扫盲班,这下让落第秀才王振看到了希望,不惜自宫。

王振入宫后,懂得察言观色,而且会读书写字,深得朱瞻基的喜爱,还让他到东宫去做太子伴读。朱瞻基去世后,王振日夜陪在朱祁镇身边,成了他最信任的人,这也为后期太监干政开了先河。

明朝皇帝自朱瞻基之后,出了许多奇葩的皇帝,堪称历史之最,如:玩乐皇帝朱厚照、宠爱奶娘的朱见深,不上朝的万历,木匠天启皇帝,还有沦为瓦剌肉票的朱祁镇。明朝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奇葩皇帝呢,这其实和他们的成长环境有关,都是少年天子,他们身边围绕的都是宫女、太监,并没有帝王教他们权谋之术,而清朝后期皇帝虽然并无大才,但在老皇帝的教导下,学习过完整的帝王术,执政能力虽然平庸,却也没有奇葩皇帝出现。

以朱祁镇的成长环境来看,要他能为朱瞻基这样的皇帝确实太难,但若朱瞻基长寿一些,教他儿子学习帝王术,成年后,再继位,可能没有朱瞻基那么厉害,但也不至于被几个太监玩弄于股掌之间。

参考资料:《明实录》

#明朝#太监#朱棣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