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电位差?为什么静息状态下,电极分别接膜内和膜外的电位差是负值? 电位差,也称作电势差或电压(voltage),是衡量单位电荷在静电场中由于电势不同所产生的能量差的物理量。其大小等于单位正电荷因受电场力作用从A点移动到B点所做的功,。
钠、钾离子通道 恕我复制,这里是我之前跟别人说的,问题是一样的.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48128782.html总之,需要注意一点,钠离子和钾离子进出细胞是由关联的,Na、K通道的作用特点就是每次出去3个钠离子,进入2个钾离子.二者是相互关联的.静息状态时,Na、K通道关闭,钠离子和钾离子通道抑制,细胞外有大量的钠离子,而细胞内则留下大量的负离子(主要是氯离子)和一些的钾离子,就造成了内负外正的极化,即静息电位.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通常维持时间很短),分三个阶段.去极化(细胞膜两侧由极化变为电中性):钠离子通道打开,大量钠离子内流,中和细胞内的氯离子.再极化:由于去极化过程中大量钠离子内流,导致细胞内电势高于细胞外,所以,现在细胞内外电势差已经达到再极化的节点了,钠离子通道关闭,钾离子通道打开,细胞内外钠离子含量不变,细胞内钾离子外流.超极化:再极化的过程继续延续下去,直至达到阈值.补充的几点1.静息电位的产生,为什么正常情况下细胞外电势会高于细胞内呢?主要是静息时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于钠离子,当然,其他离子也有一点点作用.细胞膜上的Na-K泵不断将钠离子泵如细胞外泵入2个钾离子,同时泵出3个钠离子.由于钠离子通透性小,故,钠离子不能会流入。
若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则下一神经元会不会引起膜电位变化 根据突触对下一个 神经元 的机能活动的影响不同分为两类: 1.兴奋性突触。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梢,使突触前膜兴奋并释放兴奋性化学递质,经突触间隙到达突触后膜受体,与之。
既然多巴胺会使突触后膜“超极化”,那为什么机体还会兴奋? 。当这种2113神经递质经过突触间隙后5261,就迅速作用于突触后膜,4102并激发突触后1653神经元内的分子受体(另一种化学物质),从而打开或关掉膜内的某些离子通道,改变了膜的通透性,并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实现神经兴奋的传递。这种以化学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产生时,突触后膜出现的电改变是
衰老的细胞,膜的通透性如何变化,增大还是减小
EPSP 和IPSP在生理学中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1、EPSP是指兴奋性突触后电位,英文名: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简称EPSP。是指由兴奋性突触的活动,在突触后神经元中所产生的去极化性质的膜电位变化。机制:某种兴奋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时,导致后膜上的Na?或Ca2?通道开放,产生Na?或Ca2?内向电流,使局部膜发生去极化的结果。2、IPSP是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导致突触后膜主要对Cl?通透性增加,Cl?内流产生局部超极化电位。扩展资料:1、EPSP特点:(1)突触前膜释放递质是Ca2+内流引发的;(2)递质是以囊泡的形式以出胞作用的方式释放出来的;(3)EPSP是局部电位,而不是动作电位;(4)EPSP是突触后膜离子通透性变化所致,与突触前膜无关。2、IPSP特点:(1)突触前膜释放递质是Ca2+内流引发的;(2)递质是以囊泡的形式以出胞作用的方式释放出来的;(3)IPSP是局部电位,而不是动作电位;(4)IPSP是突触后膜离子通透性变化所致,与突触前膜无关。参考资料来源:-EPSP参考资料来源:-IPSP
低钾血症时,为什么心肌钾离子通道通透性降低?我知道有个内向整流钾通道,但是还是很浑浊。所以期待详解? 低钾血症的时候,心肌有保护机制,所以钾离子通道通透性降低,心肌兴奋性升高,然而我着实不明白啊,5555…
低钾血症时为什么会引起心肌细胞对钾离子的通透性降低? LZ肯定已经知道对于一2113般的肌肉细5261胞,在低钾时因为浓度差增大,所以4102钾离子会1653通过钾漏通道等向外流,引起超极化,使细胞兴奋受抑制。但因为心肌细胞是很重要的细胞,如果受抑制的话会对人产生很严重的影响,所以在低钾时心肌细胞有自我保护的机制,即通过降低细胞膜上钾离子的通透性减少细胞内钾离子的流失,从而也不至于超极化,不至于使细胞兴奋受抑制。
EPSP和IPSP在生理学中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EPSP(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是指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导致突触后膜对钠离子通透性的增加,钠离子内流引起的局部去极化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