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我 什么是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 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是通过化学、物理学、数学等方法定性 或定量识别环境受体中大气颗粒物污染的来源。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技术不是空气污染治理技术,而是宏观环境 管理定量。
大气颗粒物的技术目录 序号 技术名称 技术内容 适用范围 一、电站锅炉烟气排放控制关键技术 1 燃煤电站锅炉石 灰石/石灰-石膏 湿法烟气脱硫技 术 采用石灰石或石灰作为脱硫吸收剂,在吸收塔内,吸收剂浆液与烟气充分接触混合,烟气中的二氧 化硫与浆液中的碳酸钙(或氢氧化钙)以及鼓入的氧 化空气进行化学反应从而被脱除,最终脱硫副产物为 二水硫酸钙即石膏。该技术的脱硫效率一般大于95%,可达 98%以上;SO2 排放 浓度一 般小于100mg/m3,可达 50mg/m3 以下。单位投资大致为150~250 元/kW;运行成本一般低于 1.5 分/kWh。燃煤电站锅炉 2 火电厂双相整流 湿法烟气脱硫技 术 利用在脱硫吸收塔入口与第一层喷淋层间安装的多孔薄片状设备,使进入吸收塔的烟气经过该设备 后流场分布更均匀,同时烟气与在该设备上形成的浆 液液膜撞击,促进气、液两相介质发生反应,达到脱 除一部分 SO2 的目的。该技术将喷淋塔和鼓泡塔技术 相结合,对提高脱硫效率、减少浆液循环量有显著效 果,特别适用于脱硫达标改造项目。双相整流装置能 提高系统脱硫效率 20%~30%,整体脱硫效率可达 97%以上;阻力为 600Pa~700Pa,单位投资大致为 3~6 元kWh,电耗降低约 250~850 kWh/h。燃煤电站锅炉 3 燃煤锅炉。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2.5的主要来源是日常生活、生产 (10分)(1)(共4分)冬、春季大于夏秋季(2分);夏秋季多雨,大气自净能力强于冬春季(2分);(2)(共6分)加强污染源的控制(控制机动车增长,调整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使用清洁能源等)(2分);植树种草,提高大自然的自净能力(2分);加强监测、预报和管理等(2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试题分析:第(1)题,由图可知该城市PM2.5细颗粒物每立方米空气含量,冬、春季节大于夏秋季节。由于该地位于我国华北地区,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夏秋季节降水多、冬春季节降水少且降水对空气有自净能力。所以该地PM2.5细颗粒物每立方米空气含量,冬、春季节大于夏秋季节。第(2)题,PM2.5是细颗粒物,细颗粒物粒径小,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针对这种特点我们一般采取加强污染源的控制,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加强绿化,滞纳烟尘,提高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加强监测、预报和管理等措施。本题属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且近追社会热点问题,难度中等。学生需加强关于PM2.5细颗粒物相关知识的了解,才能轻松解答。另外本题也考查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大气颗粒物按粒径大小分为几类?有何区别 四类。超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悬浮颗粒物,细颗粒物。区别:1、性质不同:细颗粒物是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超细颗粒物是当量粒径小于0.1μm的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是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悬浮颗粒物,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固体、液体颗粒状物质(或称气溶胶)的总称。2、来源不同:悬浮颗粒物有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煤烟;工业生产、建筑产生的工业粉尘、金属尘、水泥尘等;汽车、飞机排气等。可吸入颗粒物通常来自在未铺的沥青、水泥的路面上行驶的机动车、材料的破碎碾磨处理过程以及被风扬起的尘土。3、成分不同:细颗粒物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有机碳(OC)、元素碳(EC)、硝酸盐、硫酸盐、铵盐、钠盐(Na?)等。超细颗粒物则不是。扩展资料:悬浮物测定中的注意事项:1、漂浮或沉没的不均匀固体物质不属于悬浮物,应从采集 的水样中除去。2、贮存水样时不能加入任何保护剂,以防止破坏物质在 固、液相的分配平衡。3、滤膜准备:用扁嘴无齿镊子夹取滤膜放于事先恒重的称 量瓶里,移入烘箱中取103-105°c烘干0.5h后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其重量,反复烘干,冷却,称量,直至两次称量的重量差≤0.2mg。滤膜上截留。
大气颗粒物研究内容 大气颗粒物研究的重要方面是有害元素的富集或亏损。它包括:元素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污染元素的赋存状态及物理、化学特征;污染元素的传输模式及它们在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中的迁移、富集、演化规律等。最终为环境污染状况做出评价;鉴别污染物的来源;为环境治理提出对策。7.5.2.1 大气颗粒物的元素组成及其浓度分布特征将颗粒物样品的成分分析结果按浓度大小分类,并与地壳相应元素作归一化处理。研究监测地区元素浓度的分布特征,并确定主要的污染元素。7.5.2.2 时间特征应研究不同地点、不同季节以及一天内,早、午、晚、夜间四个时段的大气颗粒物的浓度变化情况。一般而论,对比各季节的TSP中的污染情况,可以发现颗粒物污染最严重的时间出现在冬春季节,夏季和秋季的污染程度较轻。全年最高值出现在冬季,反映出颗粒物污染受到气象因素的严重制约;并与冬季采暖有关。在稳定天气条件下,颗粒物浓度在早晨和傍晚偏高,中午和夜间偏低。7.5.2.3 空间特征绘制研究地区主要污染元素的浓度平面等值图,结合功能区的地理、工厂生产过程的排污情况等资料,对污染源做出初步分析。影响颗粒物的输送和扩散的气象因素在不同高度是有差异的。所以。
大气颗粒物的研究方法 7.5.1.1 典型环境类型的选择环境工作的任务是环境监测、环境评价和环境治理。大气颗粒物主要由人为来源和自然来源,因此必须对这两种来源的颗粒物进行综合性的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433616239研究,方能反映颗粒物污染的全貌特征。因而典型环境的选择,关系到环境监测及环境评价任务的成败。以大气环境中颗粒汞污染研究为例,说明如下。工业革命以来,随着近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人为的汞排放量越来越大,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大气沉降是汞由岩石圈进入其他圈层生态系统的主要途径。通过在大气中的运移,汞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污染物,汞危害问题引起了国际环境、卫生界的极大关注。我国对汞污染的研究更具紧迫性。我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能源结构中煤炭比例高达74.9%。而且我国煤炭中汞含量高于世界煤,尤其是西南地区的煤炭中汞含量较高。燃煤的大气汞排放因子为64.0%~78.2%,燃煤释放的汞对环境生态系统的污染是严重的。可以预计的是,人为来源的颗粒汞排放集中于城市,尤其是城市的工业区,如金属冶炼等。研究这些排放源对颗粒汞的影响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次,我国南方地区(如贵州、湖南、四川)分布着世界级的汞矿群,含矿层及其相邻地层(厚达数。
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可分为天然源和人为源。天然源包括地面扬尘、海浪溅出的浪沫和盐粒、火山爆发所释放出来的火山灰、森林火灾的燃烧物、宇宙陨星尘以及植物的花粉、孢子等。人为源主要是燃料燃烧过程中形成的烟尘、飞灰等,各种工业生产所散发出来的原料或产品微粒,汽车排放出来的含铅化合物以及矿物燃料燃烧所排放出来的SO2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成的硫酸盐粒子等。大气颗粒物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有重要的影响,只有确定研究区内各种来源的颗粒物对于大气污染的贡献,才能为制定城市大气质量控制和污染防治对策提供重要依据。因而,必须进行大气颗粒物的来源解析工作。有多种方法用以鉴别污染源的类型及其对于大气颗粒物的相对贡献率。这里介绍富集因子(EF)法和受体模型法。7.5.3.1 富集因子(EF)法该方法是一种简便的双重归一化处理方法;可以消除采样过程中的各种可变因素(如气象条件)及距离污染源远近的影响。其原理如下:首先选择一种相对稳定的元素R作为参比元素,将大气颗粒物中待考察元素i与参比元素R的相对浓e68a84e799bee5baa631333433616237度(xi/xR)颗粒物和地壳中相对应的元素i和R的平均丰度求得的相对浓度(xi′/xR′)地壳,按照下式求得富集。
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技术的原理、应用? 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也被称为气溶胶)通常分为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PM2.5)。TSP是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