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突触前抑制和突触后抑制?它们有何特点? 突触前抑制是通过突触前轴突末梢兴奋而抑制另一个 突触前膜 的递质释放,从而使突触后神经元呈现出抑制性效应的现象。特点:抑制发生的部位是突触前膜,电位为去极化而不是。
GABA的抑制机制都是让膜超极化从而抑制突触前抑制也是释放GABA,但它却是去极化型抑制,这样不就让GABA的抑 完全没看明白你在问什么,试着重新表述一下吧.GABA两种抑制机制都是使神经元细胞膜超极化,这是没错的
关于突触前抑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突触前膜超极化 B.突触后膜超极化 C.突触 参考答案:C
关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正确的叙述是: D出现超极化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是() A.去极化局部电位 B.超极化局部电位 C.具有全或无特性 参考答案:B解析: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是递质作用后,突触后膜发生超极化。
高中生物中神经递质有两种,抑制类递质能使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吗?它的作用机理是什么? 抑制类递质能使2113突触后膜发生电5261位变化。作用4102机理:突触后膜在递质作用下发生超极化,使该突触后神经元的兴1653奋下降,这种电位变化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其产生机制为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盾膜上的配体门控Cl?通道开放,引起Cl?内流,突触后膜发生超极化。此外,IPSP的形成还可能与突触后膜K?通道的开放或Na?、Ca2?通道的关闭有关。扩展资料抑制性递质,抑制性突触的神经递质。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有γ-氨基丁酸,甘氨酸和多巴胺等。但是,有如乙酰胆碱在神经肌肉接头处是兴奋性递质和在心脏的迷走神经末端是抑制性递质那样,化学递质是兴奋性还是抑制性,并不是由物质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它所作用的突触下膜的离子通透性和细胞内的离子浓度(主要是氯离子)。参考资料来源:-抑制性递质参考资料来源:-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什么是突触前抑制和突触后抑制?它们有何特点? 突触前抑制是通过突2113触前轴突末5261梢兴奋而抑制另一个突触前膜的递质释放,从而使突4102触后神经1653元呈现出抑制性效应的现象。特点:抑制发生的部位是突触前膜,电位为去极化而不是超极化,潜伏期长,持续时间长。通过使来自突触前末梢的化学传递物质的分泌减少,而抑制其突触作用,这种类型的抑制称突触前抑制。根据在夹层型突触上的发现,一次向中纤维去极化(PAD)的发生是其特征。但不限于一次向中纤维,极化在丘脑部的二次纤维末梢也有发生。突触后抑制神经元兴奋导致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从而使突触后神经元出现抑制。特点:传入侧枝性抑制又称为交互抑制。一个感觉传入纤维进入脊髓后,一方面直接兴奋某一中枢的神经元,另一方面发出其侧枝兴奋另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然后通过抑制性神经元的活动转而抑制另一中枢的神经元。扩展资料(1)传入侧枝性抑制又称为交互抑制.一个感觉传入纤维进入脊髓后,一方面直接兴奋某一中枢的神经元,另一方面发出其侧枝兴奋另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然后通过抑制性神经元的活动转而抑制另一中枢的神经元意义:使不同中枢之间的活动协调起来.例子:屈肌。
突触后抑制有几种类型?它们产生的机制及生理功能各是什么 突触后抑制包括传入侧枝性抑制和回返性抑制。(1)传入侧枝性抑制又称为交互抑制。一个感觉传入纤维进入脊髓后,一方面直接兴奋某一中枢的神经元,另一方面发出其侧枝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