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托尼莫里森家 莫里森的宣叙 怎么理解啊

2020-07-24知识11

托尼莫里森 的beloved 故事梗概 本书通过逃亡女黑奴塞丝的经历,深刻揭露了奴隶制及对黑人心理的影响,它甚至超过了他们所受的苦难本身,本书意义深刻,是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宠儿》堪称美国黑人历史的一座纪念碑。主要情节取材于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小说中的主人公—女黑奴塞丝怀着身孕只身从肯塔基的奴隶庄园逃到俄亥俄的辛辛那提,奴隶主循踪追至,为了使儿女不再重复自己做奴隶的悲惨命运,她毅然杀死了自己的一个女儿。虽然这已是18年前的往事,但往事的梦魇一刻也不曾停止过对塞丝的纠缠…《宠儿》获1987年度普利策奖。1998年,《宠儿》被搬上银幕,著名电视主持人奥普拉·温芙蕾饰演塞丝。急球; 托尼 莫里森 有哪些作品有中译本啊? 托尼·莫里森小说《爵士乐》中译本托尼·莫里森是美国黑人女作家。生于俄亥俄州钢城洛里恩,父亲是蓝领工人,母亲在白人家做女佣,家里四个孩子里排行第二。1949年她以优异成绩考入当时专为黑人开设的霍华德大学,攻读英语和古典文学,还就读过康奈尔大学。曾担任高级编辑,为拳王穆罕默德·阿里自传和一些青年黑人作家的作品的出版竭尽全力。她所主编的《黑人之书》,记叙了美国黑人300年历史,被称为美国黑人史的全书。70年代起,她先后在纽约州立大学、耶鲁大学和巴尔德学院讲授美国黑人文学,并为《纽约时报书评周报》撰写过3O篇高质量的书评文章,1989年起出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讲授文学创作。莫里森的主要成就在于她的长篇小说。著名的有:《最蓝的眼睛》(1970年)、《秀拉》(1973年)、《所罗门之歌》(1977年,获美国图书评论奖)、《柏油孩子》(1981年)、《宝贝儿》(1988年,获普利策奖)、《爵士乐》(1992年)等。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里森的名著《宝贝儿》,《爵士乐》,《红字》,《秀拉》、《所罗门之歌》,《宠儿》,《最蓝的眼睛》等有中译本。托尼 莫里森 《修拉》 那个貌似还没有中译本 英文版的话,可以去香港买嘛,或者托人从美国带,或者上外文书店找找,不过最后一种可能性极小。

#所罗门之歌#爵士乐#文学#秀拉#最蓝的眼睛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