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合纵连横是什么意思? 马陵之战以后,魏国衰落下去,齐国强大起来.这时候,西方的秦国,由于商鞅变法成功,正在迅速崛起.因此,魏国衰落以后,又出现齐、秦两强东西对峙的局面.齐秦为了争取盟国,击败对方,在不断进行军事斗争的同时,又展开合纵、连横的外交斗争.什么是合纵?合纵就是东方六国联合抗秦,(“合纵弱以攻一强”).这种联合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是从南到北的纵向联合,所以叫做“合纵”.首先起来推行合纵政策的是魏国人公孙衍.不过,他没有取得什么成效.后来合纵政策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苏秦(洛阳人).苏秦奔走于东方多国之间,身佩六国相印,在他的游说推动下,东方各国一度合纵攻秦,迫使秦国吐出一些占领的地方,使秦国遭到一定的挫折.什么是连横?连横就是劝说一国帮助秦国进攻其他各国(“事一强以攻众弱”).这种结合是西边的秦国与东边各国之间横的连合,所以叫做连横.连横政策的代表人物是魏国人张仪.秦国用张仪为相,让他推行连横政策.当时东方的齐楚两大国结成联盟,秦国要跟齐国争雄,必须先破坏齐楚联盟.张仪连横政策最成功的一着便是把齐楚联盟给破坏了.合纵连横的斗争,持续了很长时间.各国一会儿加入合纵,跟楚国搞联合,跟齐国搞联盟,一会儿又跟秦国抱到一起,朝秦暮楚,反复无常.“朝秦暮楚”的成语就是这么。
提出“合纵连横”的人古代
合纵连横的历史 合纵连横运动是战国中期产生的一种外交策略。战国中期,诸侯都先后称了王,但这些称王的国家,除宋和中山两国外,都是万乘的大国,其国力与西周时的周王室相当。这些大国原本是西周王室的诸侯,有的甚至是诸侯国中的卿大夫(如三晋的韩、赵、魏)。它们发展成为万乘的大国,是在不断吞并周围小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小国的消失,大国间的斗争,已不是争夺对小国的领导权,而是关系到大国本身的存亡。较强大的国家力图削弱并逐步吞并较弱一些的国家,较弱一些的国家为自身的生存,就互相联合起来抵抗强大的国家来侵。抵抗一经失败,又纷纷转向强国以图自保,于是,合众弱以攻一强的合纵策略及事一强以攻众弱的连横策略就应时而提出①,合纵、连横政策的实施,就取代了大国的争霸斗争。合纵、连横的名称出现较晚,但这一政策的实施始于魏国马陵之战失败之后。马陵之战魏军大败,实力已不敌齐国。魏惠王为避免遭齐、秦夹击的危险,于是接受相国惠施以魏合于齐、楚以案兵的策略③,于是有徐州相王之举②。①《战国策·中山策》②《战国策·中山策》①《韩非子·五蠹》② 徐中舒:《先秦史论稿》,第253-254页魏国与齐国的关系由徐州相王而得到缓和,但秦国在。
战国时期合纵连横的真实意义是什么?
战国时期合纵连横的真实意义是什么? ?2017www.wukong.com 京ICP备12025439号-14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2030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40-2108 公司名称:。
历史的战国七雄中,合纵和连横 的意义是什么? http://vip.book.sina.com.cn/book/chapter_43223_34286.html 所谓“合纵”,就是关东各国为了抗拒秦国,组成军事联盟;秦为了拆散各国的联合,破坏“合纵”,以便于。
历史的战国七雄中,合纵和连横 的意义是什么? 合纵连横的实质是战国时期的各大国为拉拢与国而进行的外交、军事斗争。合纵的目的在于联合许多弱国抵抗一个强国,以防止强国的兼并。连横的目的在于事奉一个强国以为靠山从而进攻另外一些弱国,以达到兼并和扩展土地的目的。秦在西方,六国土地南北相连,故称合纵。与合纵政策针锋相对的是连横。张仪曾经游说六国,让六国共同事奉秦国。秦在西方,六国在东方,东西相连,故称连横。南北为纵,东西为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