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板书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写作背景

2021-03-16知识8

试读结束,如需阅读或下载,请点击购买>;原发布者:gongrenli201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诵这两首诗,并能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2、通过理解诗句,了解内容,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和杜甫听到胜利喜讯后那样欢快的原因,体会诗中所抒发的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首先请同学们读一读唐代诗人韩愈曾写过的一句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出示)这句诗写了唐代两个伟大的诗人,李是—李白,称为“诗仙”,杜是—杜甫,称为“诗圣”。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李白、杜甫的诗篇流传于世,放射出万丈光芒。再一起读。2、杜甫(板书)一生写了许多的诗,流传至今的有一千多首。他的一生苦多乐少,他的诗如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生活,以深沉、愁苦为主要特色,因此,他还被称为“苦难诗人”。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他生平第一首快诗。(板书)什么是快诗,就是描写快乐心情的诗,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板书,生齐读)闻:听说,官军:唐王朝的军队。收:收复,河南河北指黄河的南面和北面。河南洛阳就是杜甫的家乡。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听说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课前,同学们已经作了。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诗鉴赏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板书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写作背景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背景故事 唐代宗广德元年正月,史朝义兵败自杀,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相继投降,河南河北先后被官军收复,延续了七年多的“安史之乱”才彻底平息。当时诗人杜甫正携着妻子流落在四川梓州,听到这一胜利喜讯不禁大喜若狂,在极度兴奋中,一改过去沉郁顿挫、含蓄蕴藉的诗风,以轻快活泼、爽朗奔放的语言,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律名作。诗歌以“剑外忽传收蓟北”为发端,直接叙写喜讯。蓟北是安石叛乱分子的老巢,恢复了该国北部,标志着安士叛乱分子的崩溃,以及破碎山河的重新统一。对于一直忙着回到家乡多年的诗人来说,这确实是一个好消息。诗人通过写他的泪如泉涌、洒满衣襟的样子写下他的眼泪来反映他的悲伤和喜悦的感觉。诗的第二联,诗人的那种惊喜更生动地表达出来。带着欢乐的泪水,我回顾那些经历过困难的老太太。他们的旧云已经散去,他们沉浸在欢乐中。亲人的快乐是诗人最大的安慰。他很高兴他疯了。收集诗歌书籍,再也无心伏案读书。这一场浩劫,终于像噩梦一般过去了,诗人可以返回故乡了,人们将开始新的生活,于是又转悲为喜,喜不自胜。这“初闻”捷报之时的心理变化、复杂感情,如果用散文的写法,必需很多笔墨,而诗人只用“涕泪满衣裳”五个字作形象的描绘。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写作背景 《闻官军收河南河2113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5261763年)春天。宝应元4102年(762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1653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至此,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杜甫是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丧乱的诗人,当时正流落在四川,听闻这个大快人心的消息后,欣喜若狂,遂走笔写下这首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原文如下: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译文如下:剑门外忽传收复蓟北的消息,初闻此事分外欢喜泪洒衣衫。回头看妻儿的愁云顿时消散,随便地收拾起诗书欣喜若狂。日头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酒,明媚春光陪伴着我返回故乡。快快动身起程巴峡穿过巫峡,我穿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词句注释如下:闻:听说。官军:指唐朝军队。剑外:剑门关以南,这里指四川。蓟北:泛指唐代幽州、蓟州一带,今河北北部地区,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涕(tì):眼泪。扩展。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