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关于托妮莫里森的小说《宠儿》 母爱与成长 托妮 莫里森小说

2020-07-24知识15

美国当代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除了《宠儿》一书以外,是否还有别的代表作? 自1970年起,她相继发表了七部长篇小说:《最蓝的眼睛》《秀拉》《所罗门之歌》《柏油孩子》《宠儿》《爵士乐》和《天堂》。这些作品均以美国黑人生活为主要内容,笔触细腻。想要托妮莫里森的书。 如何分享?我只有《爱》作为第一位黑人诺贝尔文学奖的托妮·莫里森去世,她有哪些传世的作品? 8月5日,黑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妮·莫里森去世,享年89岁。对于这位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无论是在文学方面的艺术成就,还是依靠文学完成的政治成就,托妮·莫里森在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托妮·莫里森的代表作品有《所罗门之歌》、《宠儿》、《最蓝的眼睛》等,每部作品都受到了读者的一致好评,而且在文集《在黑暗中表演:白色性和文学想象》中托妮·莫里森关注那些在美国受到压迫的黑人群体,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应。托妮·莫里森在《所罗门之歌》中这样写到过:“怎么不行呢?一个黑人为什么不能成为鸡蛋?只要他愿意,就能当个鸡蛋。她的作品中没有种族歧视,而是激励那些黑人在生活中获得自己的尊严与前进的力量。《最蓝的眼睛》是托妮·莫里森的第一本小说,在这部小说中托妮·莫里森运用一种美丽的寓言刺穿自欺的童话。主人公毕可拉从小就被人们灌输着这样的观念:自己的黑色皮肤是丑陋无比的。在主人公的心中有了这样的想法:只有皮肤是白色,眼睛是蓝色,头发是金色才会是最美丽的。所以小说中的主人公每天都在祈祷,自己也能够拥有一双蓝色的眼睛,拥有像白人一样的生活。在这本小说中,托妮·莫里森想要告诉人们,想要通过。谁有关托尼.莫里森的小说《宠儿》的评论性文章,中文或英文都可以。十分感谢 托妮·莫里森《宠儿》(1987),中国文学出版社,潘岳、雷格译前言雷格1989年春天,出于对虚掷光阴的恐惧,而且为作品中叙述文字的敷张扬厉和对话描写的简约生动所吸引,潘岳和我开始尝试合作翻译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刚刚获普利策奖的长篇小说《宠儿》。起初对出版也没抱什么希望,只是凭着青春的热情一次次地进行修改、斟酌、打磨;而这种不期然的相遇竟导致我们沉迷于莫里森的精神世界数载之久,甚至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和审美方式也深受影响,却是始料所不及的。1996年《宠儿》正式由中国文一学出版社出版后,某电视台曾为此书做专题节目,请我们介绍故事的梗概;谈着谈着,我们也会像小说中的主人公一样从话题的一侧偏出,纠缠于某个细节而不能自己,就好像我们曾经身临其境,为那些惊心动魄的时刻作见证。1989年秋《宠儿》初稿译毕后,我们曾在讨论中认定,这是一部在艺术质量上堪与古今任何伟大小说相媲美的杰作,它的作者应当能够在十年之内摘得诺贝尔文学奖桂冠;1993年10月托妮?莫里森获奖消息传出,远在大洋彼岸的潘岳便马上打来电话与我分享喜悦;当然,举世称誉和惊叹的众声喧哗中,不可能有人知晓和在意两个中国年轻人的莫名激动。我国读者对。托妮·莫里森的写作风格 自我追寻是莫里森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正如非洲和美国在地理上分离的一样,非洲美国人的自由也是断裂的。一方面,渴望加入美国主流社会;另一方面,又要保持自身的黑人文化传统。因此,总是在自我和异化之间痛苦地挣扎着。这里黑人自我异化主要由于自我与自身文化传统的断裂(主要表现在忘记过去,历史和母亲缺席等)和白人世界中主流文化对黑人文化渗透和颠覆造成的,而莫里森的小说旨在修复黑人文化,文化传播的断裂及持续性中黑人自我的异化。同时小说家本人也在警示他们:无论怎样都不要离开黑人社区。在莫里森看来离开黑人社区越远也就越危险。因为黑人的自追寻和实现从来不是孤立的,总是要和所处的黑人团体相联系的,离开了这个团体,个体就会孤立无依,并且可能会丧命,更谈不上追寻了。追寻不但不能离开黑人社区,而且还不能脱离过去-历史。对莫里森而言,黑人的过去是黑人无法割断的纽带,过去是黑人文化精髓的宝库,只有回归过去才能找到黑人灵魂的寄托。这里“过去”,在莫里森的笔下,既包括非洲也包括旧南方,而旧南方也和非洲一样,是指黑人传统。莫里森小说中的人物或在争取自由的道路上过于疲惫,或是误以为他们已经获得了自由,或是面临着被白人。【100分】求song of solomon (托妮·莫里森--所罗门之歌)原版英文小说 收到即刻给分 我有。托妮 莫里森在美国文学的什么时代 小说《宠儿》是托妮·莫里森最震撼人心,最成熟的代表作,也是美国文学史上最畅销的作品之一。小说完成于1987年,1988年获美国普利策小说奖。音乐专辑中文名称:宠儿英文名称:Alltimefavourites 资源托妮·莫里森写的《宠儿》被拍成电影了,那本电影叫什么啊 应该叫《真爱》Beloved,这本书很畅销的,电影也很不错,讲南北战争黑奴的故事。莫里森的代表作。关于托妮莫里森的小说《宠儿》 托妮·莫里森于1987年创作的《宠儿》是一部描写生活在美国19世纪70年代的“前黑奴”的小说。这部小说运用多重叙述声音和倒叙等手法,把过去与现在、梦幻与现实交织在一起,不仅真实地再现了黑奴们在奴隶制下所遭受的种种非人的待遇,而且深刻地揭露了这些黑奴们在精神上所遭受的摧残与伤害,这些伤害阻碍了他们寻求个人价值和个人身份确认。《宠儿》中充满了主人公寻求黑人自我身份的声音,这些声音用不同的方式歌唱着重建曾被奴隶制剥夺的身份这一主题,形成同意或反对、肯定和补充、问和答的对话关系。因此,本论文选用俄国文艺理论家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分析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小说《宠儿》。复调理论有助于读者关注《宠儿》中每个独立的、具有充分价值的声音,尤其是白人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弱势群体的声音,从而分析和揭示一直阻碍主人公塞丝以及那些和她有同样遭遇的黑人们寻求个人价值和个人身份确认的心理及文化上的原因。复调理论为《宠儿》中主人公的身份确认提供了一条出路,那就是主人公之间、黑人内部之间、黑人与白人之间展开平等的对话。对话的过程是一个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的双向运动过程。本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作者梳理了巴赫金复调。托妮莫里森的《beloved》(《宠儿》) 或者奥普拉演的同小说改编电影的资源 。跪求 托妮莫里森的《beloved》(《宠儿》)或者奥普拉演的同小说改编电影的资源。跪求 名称:校园神话之天使战记txt下载小说分类:校园言情小说作者:幽眸小说进度:完结版权。

#宠儿#中国黑人#所罗门之歌#托妮·莫里森#小说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