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一首小诗,一把折扇,一桩命案,《诗谳》中国最早的推理小说

2020-07-24新闻18

诗谳

老规矩,咱们先讲故事。话说这年清明前后,在青州府发生了一桩命案。外出经商的商人范小山之妻贺氏被人杀死家中。人们在出事的地点发现一把题诗的扇子,是一个叫王晟的人赠送给吴蜚卿的。谁是王晟大家都不知道,可这个吴蜚卿,大家都认识,他是本地一个富家子弟,此人平日为人很轻浮,喜欢沾花惹草,又与范小山相识,所以乡邻见到这把扇子,都认为这贺氏定是吴蜚卿所杀。

于是报到县衙,县令便把吴蜚卿捉去审问,起初他不承认,后来县令用了大刑,他受刑不过便招认了非礼贺氏不成杀死贺氏之事。于是县上很快就定了案。并逐级上报,准备等到秋后问斩。因为在明代斩人犯要皇帝最后御批,所以就把吴蜚卿暂时押在死牢。

这吴蜚卿被屈打成招,自己认为是死定了,便嘱咐他的妻子,把家中所有的财产都拿出来,救济穷人。他自感已无生路,不想挨刀,也不愿在牢里等死。于是就暗地里买通了牢头,买来毒酒,想自杀而死。可夜间他做了一个怪梦,梦见一个神人对他说:“你不要死,往日是‘外边凶’,眼下是‘里边吉’啊!”连续几天他都梦见同样的情景,吴蜚卿觉得蹊跷,于是,他就放弃了自杀念头。

转过年来,一个叫周元亮的官员来青州任监察御史,监察御史官职不大,但权力不小,他可以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类似于今天的纪委巡视员。周御史在审察当地旧案时,发现吴蜚卿的案子在审理时有疏失,他反复看了那把作为证物扇子,又把审讯时的记录取出来看了几遍,于是他就命人把吴蜚卿从死牢里转到了普通监舍收押。又命令手下人立刻去拘捕南城一个酒店的店主。

店主被抓后十分疑惑,他被带到堂上,周御史就问:“你店的墙壁上有东苑李秀才的题诗,是什么时候题的?”店主回答说:“是去年,当时提学大人来青州府考试时,日照县的两三个秀才在小店喝醉后就在墙上题了诗,但小人并不知他们住在哪里。”

于是周御史又派人到日照,多方查找,拘捕了那个李姓秀才。数日后,李秀才被押解到堂。周御史在大堂上,问:“你既然身为秀才,为什么谋杀人呢?”李秀才听后吓得不知所措,跪下叩头,惊惶地说:“小人是个读书之人,手无缚鸡之力,怎么能杀人呢?”周御史便把那把题诗的扇子掷到他的面前,让他自己看,说:“这分明是你作的诗,为什么委托是王晟?”

李秀才接过扇子看罢后说:“这首诗,确实小人所作,但字并不是我写的。这个扇子哪里来的小人也不知道。”周御史又问:“既然知道你的诗,那写字的当然是你的朋友了,那么这是谁写的?”李秀才说:“这字迹,好像是沂州府王佐所写。”

于是周御史又立即派遣差役到沂州府拘捕了王佐。王佐被押到公堂,周御史审讯他,其过程和审问李秀才的情形一样。王佐说:“这扇子上的字确实是小人所写但这是益都城的铁商张诚求我写的,说王晟是他的表兄。让我代写的。”周御史听后大笑道:“来人,快去把张诚捕来,杀人者必定是他。"于是差役火速前往益都城将那个张诚捕获。结果一审张诚,没等用刑就全部招认了。

原来,这个张诚也是个放浪之人,他见到贺氏很美丽,范小山又常外出做生意,便想去勾引贺氏,但怕她不答应。他想若作这件事,须用金蝉脱壳之计,不如伪托吴蜚卿之名,于是托人题一把扇子落款吴蜚卿。他想若事情做得很顺利就把自己的名字告诉贺氏,倘若中间有变故,就用此扇为证,嫁祸于吴蜚卿,当然,他本意并不想杀死贺氏。

一日,张诚得知范小山不在家便翻墙进院,企图强行非礼贺氏。哪知这贺氏因为独居,平日常将一把刀放在自己的身边,以防万一。这次,她觉察到有恶人,就抓住张诚的衣服,手拿着刀挥舞。张诚害怕了,从贺氏手中夺过刀来,但贺氏用力拉住他的衣服,使张诚无法逃脱,关且大声地呼叫。张诚无奈失手将贺氏杀死,然后把扇子丢在院中逃跑了。

到此真相大白,冤狱昭雪,人们无不称赞周御史断案如神。吴蜚卿也被释放回家,这时他才悟到梦中神人所说“里边吉”的意思,里边吉就是个“周”字啊。看来自己当初施舍财物与穷人,应该是感动了神明。

不过,人们始终不解周御史是根据什么线索找到的真凶。后来,益都城的一位绅士,乘一个机会向周御史问起这件事。周御史笑着说:“这案很容易看破。我细细翻阅这个案子的审讯记录,贺氏是四月上旬被杀死的。这天夜里,又是细雨濛濛,天气还有寒意,而现场最关系的物证扇子并不是当时季节必备之物,明显是个多余的累赘东西。而扇子却偏偏落在现场,凶手想嫁祸别人的用心是可以看出的。

以前,我曾在城南那个酒店避雨,见到墙壁上所题的诗,与扇子上的题诗完全相同。觉得可能与这个写诗的李秀才有关,没想到通过这个线索一步一步还真把杀人凶犯挖了出来。”众人听后,连连称奇,佩服周御史才能过人,不愧是个清官。

点评:上面这个故事出自《聊斋志异》卷八《诗谳》,谳(读燕)是审判定案的意思,“诗谳”即是以诗判定案件。在《聊斋志异》中,叙述贤官断案的故事就有六七篇,如《诗谳》、《胭脂》、《折狱》、《于中丞》等。

此篇小说可以算一篇纪实作品,文中的御史周元亮确有其人。周元亮是明末清初人,河南祥符(今开封市)人,明崇祯十三年进士,授监察御史。后被劾罢官。康熙元年起用,补山东青州海防道。

一起多年冤案,经周御史一朝解决,可谓办案高手!精明做事的人就应该具备留心身边的事、物,不放过哪怕微小细节的素质。周元亮因为曾经见过城南某店里墙上的题诗,后来联系扇上的诗句,语言如出一辙,顺藤摸瓜,最后找到凶手。

而凶手张诚看似聪明,作案前先找好替身,欲嫁祸于人。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当时的季节是清明前后,天气不热,一般谁会随身携带扇子?扇子上的诗句又是托人写的,中间环节过多必定留下了蛛丝马迹。而恰巧遇到周御史这样有才能的清官,必定是无法蒙混过关,本来无头绪的案子,有了诗与扇子反而多出重要线索,最后迎刃而解了。

这篇小说运用推理手法,从一个小的线索层层深入,最后案件水落石出,可以算一部初具雏形的推理小说。这篇小说是明末清初之作,明清时公案小说已经十分盛行。公案小说始于宋代话本公案类演义,盛行于明清。最著名的具有代表性的公案小说是清代《三侠五义》,此外,《狄公案》《施公案》《海公案》等公案小说也广为流传。公案小说的主要特点是以清官断疑案,侠客相助,甚至是神明相帮为主,着重对清官和侠客的美化,如包拯(包公)、展昭、狄仁杰(狄公)等而对于案件的发生和推理侦破过程的描写并不多,这正是公案小说与推理侦探小说的最大区别。

这篇《聊斋》小文《诗谳》虽然写的也是官员断案的故事,但更多笔墨还是对破获案件的过程进行推理和分析,通过一个线索层层推进,最终剥茧抽丝,找出真凶。可以说这篇小说已具备早期推理小说的一基本雏形。

正如小说结尾蒲松龄老先生点评的:"对天下事情能够深入本质去探讨的人,他就会在无以为用的地方发现它的切实作用。词赋文章,是为国家增光溢彩的工具,而周先生却用人们写的文章来观察人们的品行和命运,成为一个伯乐式的人物。这难道不是探讨事物的深入吗?而没有想到观察人的方法,还能去用作审案。正如《易经》说:‘知道事物发生变化的隐微的因素,那是多么神奇呀。’这位周先生是正真具有大智慧的人。”

蒲先生的此番点评不恰好说出了推理的本质,从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前提深入探究,从而推断出新的结论。看来真正有智慧的还是本文的作者蒲松龄老先生呀。

#诗词歌赋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