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未挂封侯印 腰下常悬带血刀的意思 1、译文:2113在将军还未封侯拜相的时候,腰间是常常挂着5261带血的4102刀的。形容的是军人的气质与形象1653,不能因为封侯拜相而忘记自己的军人血性。2、出自:元代刘唐卿所著《白兔记》。3、原文节选:马跨征鞍将挂袍,柳梢枝上月儿高。将军未挂封侯印,腰下常悬带血刀。4、白话释义:大将披上战袍跨上骏马征战沙场,月上柳枝头天色已经很晚了。在将军还未封侯拜相的时候,腰间是常常挂着带血的刀的。5、作者介绍:刘唐卿,太原(今属山西)人,生卒年不详。曾任皮货所提举(经孙楷第先生考证,应为\"提领\")。贾仲明为其补挽词云:\"刘唐卿老太原公,生在承平志(应为\"至\")德中。王左丞(应为\"右丞\")席上相陪奉,有歌儿舞女宗,咏博山细袅香风。莺花队,倚翠偎红。可知他生活在元初盛世的至元到大德年间。他有一首吟咏博山铜的小令〔蟾宫曲〕在当时很有名,在其上司王彦博右丞席上作,又在京兆任皮货所提领,则其主要创作活动在杂剧繁荣的大都(今北京)。扩展资料:五代时,沙陀人刘知远幼年丧父,随母改嫁,将继父家业花费至尽,被继父逐出家中,流落荒庙,后被同村富室李大公收留。李大公见刘知远有帝王之相,便将女儿李三娘嫁与刘知远,而李三娘的兄长李洪一及其。
请问‘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出处“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这七言绝句出自《清诗纪事》扫叶录(第21册),第15106页,最后一行。追溯前缘:《封神演义》。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这句话什么意思 意思是我好心好意地对待你,你却无动于衷,毫不领情,.内心的失落感自然不言而喻。比喻自己的真心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和尊重。00:00 00:00 100%用户鉴权失败,请先注册成为云用户 云
“南戏之冠”和“南戏四大传奇”分别指什么。 南戏,又称“戏文”。宋元时流行在中国南方的戏曲艺术。因最初形成于温州(今属浙江),故也称“温州杂剧”“永嘉杂剧”。萌芽于民间歌谣、小曲,曾受诸宫调和宋杂剧等影响。
高中必备文言知识 高中文言文、文学常识必备1.《诗经》:又名“诗三百”,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被。
“我本心将照明月,何奈明月照沟渠”什么意思?
我以真心向明月 奈何明月照沟渠出自哪里! 出自元代高明的《琵琶记》。意思是:我好心好意地对待你,你却无动于衷,毫不领情。自己的真心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和尊重。全文:元·高明《琵琶记》第三十一出几言谏父:“这妮子无礼,却将言语来冲撞我。我的言语到不中呵,孩儿,夫言中听父言违,懊恨孩儿见识迷。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扩展资料其他引用:《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六—“那女子不曾面订得杜郎,只听他一面哄词,也是数该如此,凭他说着就是信以为真,道是从此一定,便可与杜郎相会,遂了向来心愿了。正是:本待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金瓶梅》第四回—柔玉见世贞语意皆坚,垂泪叹道:“唉!罢了,正是,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奴有从兄之意,兄却如此无情;如今在你面前,我丑态尽露,反招君笑,有何脸面为人,留得此画又有何用,罢!不如与画同尽,抹去世上耻笑。故事背景:在元代,社会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书生的处境,从天上跌到地下。元代科举一度中断达七十馀年,终元之世,考试制度时兴时辍。这使许多士人失去进身之阶,社会地位急遽下降,以至出现“九儒十丐”的说法。与此相联系,谴责书生负心婚变的悲剧作品,逐渐失去了现实的针对性。地位低下的。
表示自己会默默努力,厚积薄发的诗句有哪些??? 1、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琵琶记》【元】高明
我本将心向明月 奈何明月照沟渠 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是他一心忠诚于某人,为某人不断努力贡献。可是,无奈某人却误会了他的一番努力,根本不是那么看待他。出处:元·高明《琵琶记》第三十一出 几言谏父—“这妮子无礼,却将言语来冲撞我。我的言语到不中呵,孩儿,夫言中听父言违,懊恨孩儿见识迷。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这里的明月既可以比作人,也可以比作事物,引申寓意为我好心好意地对待你,你却无动于衷,毫不领情。自己的真心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和尊重。形容自己自己很喜欢很想做的事没有得到或做到,事情发展并不如意,照了沟渠,妄自辜负了自己的心意。扩展资料《琵琶记》的经典名句,品处世箴言,看人生百态。1、浑浊不分鲢共鲤,水清方见两般鱼。语出明·高明《琵琶记·第十九回》。比喻在混乱的环境中,难分真伪、是非。一旦澄清,真伪、是非自然分明。2、休道朝中太师威如火,更有路上口似碑。语出元·高明《琵琶记·第三十回》。此以比喻修辞法形象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靠权势是压服不了人民的,人民的评论便是一座座碑石,功过是非皆在其上。其意是强调民心不可欺、民意不可违、民意大于威权。3、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语出明·高明《琵琶记·第十回》。种:生物传代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