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是我们熟知的励志鸡汤,也有很多人认为勾践能灭吴成功是因为夫差沉迷于西施,对国事不放在心上。这种说法可以说是冤枉夫差了,在真实的历史中,夫差是一位有着远大志向的君主,全身心的致力于吴国争霸事业,吴国的灭亡也是缘于此。因为夫差在之战略藐视勾践,战术上也不重视这一关键性的战略失误,夫差在这个坑栽了两次,导致夫差无力回天。
一、放勾践回国后,没有留下足够的力量防备越国
吴王夫差打败勾践后,接受了勾践的投降。从后来具有上帝视角的我们来看,夫差应该立刻杀死勾践,拒绝勾践的投降。其实当时夫差接受勾践的投降更为有利。
古代文明的形成都和地理位置有很大的关系。春秋战国各国的发展也和其地理位置有很大的关系。比如齐国挨着海,盐业发达,管仲实行国家盐业专卖的政策,使得齐国变得富足,成为春秋首霸。
那么我们来看看吴、越两国的地理。吴、越两国在现在的浙江、江苏一带,这两个地方主要是山地和丘陵,还有部分湖泊。有山有水,便会是值得旅游的好地方。所以现在浙江和江苏不仅经济发达,旅游业也很兴盛,有“江南水乡”之称。这些在现在看来具有非常大的竞争优势,但是在春秋时期,这些反而是劣势。春秋时期主要各国综合国力的衡量主要是看粮食和人口这两个方面。所以后来商鞅变法的主要方针就是“奖励耕战”。粮食的产量对春秋时的国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粮食可以确保军队征战的需要,也保证了下面百姓的生活,使他们安心的为国效力。粮食的产量和耕地又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吴、越两国山地和丘陵较多,所以他们的粮食产量有限。这也是吴国为什么要攻打楚国和北方的宋国等比较强的国家,这可以使得吴国占领具有良好耕地的领土。
这不只是因为从楚国逃出来的伍子胥劝说的缘故,而是吴国要想发展就必须北上与齐、楚等国争领土。
当时吴王夫差在会稽包围勾践时,勾践派人和夫差求和,说如果夫差不同意求和,那么他将率领剩下的五千人与吴军进行死战。这样会给吴军造成很大的损失,不利于吴国北上逐鹿。
当时夫差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选择题,杀死勾践,然后逐步获得越国的民心,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可是获得的耕地和粮食产量却不多;同意勾践的投降,获得一个“亲吴”的越国政府,然后全力北上,去夺得大片良好的土地。
可能有人根据后来的情况会说即使放过勾践,越国也不会久居于吴国之下,但是放过勾践或有十几年的窗口期,使得吴国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的投入到北上的争霸事业中。这个时间窗口期对吴国来说是很重要的,所以经过权衡,吴王夫差选择了同意勾践的投降。
也有人说夫差不该放勾践回国,比如伍子胥就因此说过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
“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如果长期把勾践留在吴国,那么越国很有可能会出现其他的君主,那么勾践就完全没用了。甚至勾践的离开可能是由于文种他们故意使越国的局势不稳。
所以夫差的这些选择到目前为止都没有什么大的错误,他的错误在于放勾践回国后,没有留下足够的兵力防备勾践。、夫差北上会盟时带走了大量的精锐,只留下少数老弱病残,勾践趁机攻打吴国,攻下了吴国的都城,吴太子自杀。而后世的诸葛亮在北伐中原时,都留下一万精兵防备东吴。
所以夫差都没有留下足够的力量防备越国,是夫差的一大战略失误。否则勾践也不会只凭三千越甲就攻下了吴国都城。
二、讲和后,仍然对勾践的防备不重视,国都所留兵力少
在我们的印象中,这时勾践已经大势所归了。但是并没有,因为吴国的精锐还在夫差的手里。
夫差得到勾践攻吴的消息后,召集众臣商量。其中大臣王孙雒我们要摆出我们的气势,争得盟主,如果现在赶回本国,会被晋、宋等国偷袭;如果让晋国当盟主,那么晋国就会针对我们。所以我们要在气势上压倒他们,然后在回国救援。
于是夫差把三万军队列好对形,做好了随时进攻的准备。晋国的大臣见了劝晋国国君,“狗急了跳墙,兔子急了还咬人”,遭遇困境的人非常残暴,不要与他们作战,不如就让他当盟主吧。
夫差的三万军队使晋国让出了盟主之位,可见吴军精锐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这从夫差回国时怕宋国捣乱,又主动攻打宋国,并且还赢了可以看出来。
夫差回国后,勾践觉得打不过,便和夫差讲和,夫差因为老巢被端,粮草不济,便和越国讲和。
后来勾践又卷土重来,而夫差因为上次粮草不济,让手下的士兵去耕种,当时的兵力并不多,其他地方的军队还在赶来的途中。夫差率领国都的少量军队迎战勾践,最后失败。职业军队是在魏国变法后才有的,比如魏武卒。当时的士兵都是一边耕种一边作战的。
所以夫差被勾践所灭的主要原因是对勾践不够重视,对敌人的不重视,导致了自己的失败。重视事情,保持端正而审慎的态度对待人和事还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