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是什么 量子就是物质粒子的非连续运动,而所有的量子困惑都起源于这种非连续运动。正是这种非连续运动导致了原子系统分立能级的存在,这种能量分立性最早为普朗克于1900年所发现,。
干涉是?干涉是?越全越好。干涉:ɡàn shè ①过问或制止,多指不应该管硬管:互不~内政。②关涉;关系:二者了无~。干涉现象:ɡàn shè xiàn xiànɡ 1。.
量子的不确定性是怎么证明的? 我们测量速度和位置都是靠观察,观察就说明有光子撞在电子上反弹回来进入我们的眼睛。对于电子来说这种撞击是不能忽略的,我们为了测量它的位置,而剧烈地改变了它的速度,也就是动量。我们没法同时既准确地知道一个电子的位置,同时又准确地了解它的动量。海森堡最后得出一个公式:△p×△q>;h/4πp和△q分别是测量p和测量q的误差,h是普朗克常数。海森堡发现,测量p和测量q的误差,它们的乘积必定要大于某个常数。如果我们把p测量得非常精准,也就是说△p非常小,那么相应的△q必定会变得非常大,也就是说我们关于q的知识就要变得摇摆不定,误差急剧增大。海森堡的这一原理与1927年3月23日在《物理学杂志》上发表,被称作Uncertainty Principle,即“不确定性原理”。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话,去看《上帝掷骰子吗》
求高中物理需要掌握的 经典实验以及发展简史 物理知识识记(整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提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物体不受力,运动即停止,此错误观点的积极意义:提出了运动与力有关;物体越重,下落速度应该越。
牛顿环实验的历史
esp的超心理学 Ray Hyman在2113Evaluation of Program on Anomalous Mental Phenomena中对超心理学的评论。超心理学从十九世5261纪中期开始就试图取得科学4102的名声,主要手段是1653用实验测试取得数据,然后用统计方法来分析结果(这当然没有什么错)。二十世纪三十年代,J.B.Rhine使用卡片猜测测试的方法,然后使用统计工具来分析数据,然后宣布发现了特异功能存在的现象。问题在于其他人不能重复他的实验结果—而且糟糕的是,这是后来所有超心理学实验的命运。这种事情被讽刺地称为超心理学的“一贯地不一贯”(也就是“始终如一地不协调”);超心理学研究中还有不少著名的欺骗事件(这不奇怪,看看我国的特异功能研究情况)。这就使得科学界无法把超心理学作为科学来接纳。超心理学在某些方面符合一门科学学科的要求。比如说,它使用受控的实验步骤,双盲法技术,最先进的仪器以及数理统计分析。学者在年会和有审稿人的杂志上公布他们的新发现。超心理学家中不乏其他科学学科中的著名人物,至少有四名诺贝尔奖获奖者进行过超心理学研究,刘华杰在《三思科学》杂志上的文章《理性的彷徨》中对此有大量叙述,李国伟的《谁说我是反科学?科学旗帜下的另类活动》中也有描述。但是。
干涉色的实验方法分析 由光的干涉规律可知,为了观察到稳定的光的干涉现象,就必须创造特殊的条件.这些条件可归结为:在任何瞬时到达观察点的,应该是从同一批原子发射出来但经过不同光程的两列光波(例如反射或折射等方法).各原子的发光尽管迅速的改变,但任何位相改变总是同时发生在两列波中,因而它们到达同一观察点时总是保持着不变的位相差,只有经过这样特殊装置的两束光才是相干的.所以历史上进行的一些著名的光的干涉实验都是采用以上的实验设计原理进行设计实验的.杨氏干涉实验托马斯·杨在1801年以极其简单的装置和巧妙的构思,做到了用普通光源来实现光的干涉.这一实验设计,不仅是许多其它光的干涉实验的装置原型,在理论上还可以从中得到许多重要的概念和启发.杨氏干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让光源照射到开有小孔S的不透明的遮光板(称为光阑)上,后面置有另一块光阑,开有两个小孔S1和S2.从针孔S1和S2中发出的两组球面光波互相干涉,结果在屏幕D上形成一个对称而强度有变化的图样.若用单色光作光源,则在屏幕上可以观察到干涉图样.当时杨氏利用了惠更斯对光的传播所提出的次波假设(即惠更斯原理)解释了这个实验.后来为了提高干涉的亮度,实验中S、S1、S2用三个。
什么是量子理论?量子力学?本人只有初中物理知识,通俗些。
为什么(历史上)一些科学工作者对未有确定解释的问题会坚持某一个解释? ?www.zhihu.com 为什么呢?因为前人的成功,前人这样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让科学家感觉按照前人的办法走也能获得成功!所以科学家总会在一定程度上模仿前人,然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