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分析法的区别和各自的优缺点? 1、原理不同:(1)紫外分光光度计,就是根据物质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431363562的吸收光谱研究物质的成分、结构和物质间相互作用的有效手段。(2)荧光分光光度法是根据物质的荧光谱线位置及其强度进行物质鉴定和含量测定。可根据不同的物质其组成与结构调整所吸收的紫外-可见光波长和发射光的波长。2、应用范围不同:(1)紫外分光光度计主要用于实验室。例如:鉴定物质:根据吸收光谱图上的一些特征吸收,特别是最大吸收波长λmax和摩尔吸收系数ε是检定物质的常用物理参数。这在药物分析上就有着很广泛的应用。与标准物及标准图谱对照等。(2)荧光分光光度法的灵敏度通常比分光光度法高2?3个数量级。在卫生检验、环境及食品分析、药物分析、生化和临床检测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3、所用灯不同:(1)紫外光区通常用氢灯或氘灯。(2)荧光分光光度法通常用钨灯或卤钨灯。4、优缺点:(1)紫外分光光度计高自动化程度,维护方便、操作简便、效率高。(2)荧光分光光度法具有检测灵敏度高、专属性较强和使用简便等特点,常用于微量甚至痕量毒物的定量分析。扩展资料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结构与功能:由光源、单色器、吸收池。
重复性试验中用紫外测定吸光度,则RSD要小于多少才可以? 主要研究方法(实验设计)及主要技术路线:研究方法 盐酸苯海拉明片残渣的定性:显色反应鉴别。盐酸苯海拉明片溶出度检验:溶出度仪器检测。盐酸苯海拉明片的含量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统计分析:正态性检验和显著性分析。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用吸收系数法定量,公式是什么? A=ECL C=A/ELA为吸收度;T为透光率;E为吸收系数,采用的表示方法是(E1%1cm),其物理意义为当溶液浓度为1%(g/ml),液层厚度为1cm时的吸收度数值;C为100ml溶液中所含被测物质的重量(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计算),g;L为液层厚度,cm。在给定波长,溶剂和温度等条件下,吸光物质在单位浓度,单位液层厚度时的吸收度称为吸收系数。根据比尔定律,吸光度A与吸光物质的浓度c和吸收池光程长b的乘积成正比。当c的单位为g/L,b的单位为cm时,则A=abc,比例系数a称为吸收系数,单位为L/g.cm-1;当c的单位为mol/L,b的单位为cm时,则A=εbc,比例系数ε称为摩尔吸收系数,单位为L/mol.cm-1,数值上ε等于a与吸光物质的摩尔质量的乘积。它的物理意义是:当吸光物质的浓度为1mol/L,吸收池厚为1cm,以一定波长的光通过时,所引起的吸光度值A。ε值取决于入射光的波长和吸光物质的吸光特性,亦受溶剂和温度的影响。显然,显色反应产物的ε值愈大,基于该显色反应的光度测定法的灵敏度就愈高。扩展资料:紫外分光光度法是根据物质分子对波长为200nm-400nm这一范围的电磁波的吸收特性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高、重视性好。波长长(频率小。
差示紫外分光光度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原理是什么?
求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校正步骤
紫外分光光度法优缺点
紫外光和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区别1、原636f7079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37616439理:原子吸收观察的是构成物质的元素(原子)中的电子在原子轨道中的跃迁,属于原子吸收。紫外可见光吸收观察的是构成物质的分子中的电子在分子轨道中的跃迁,属于分子吸收。2、能量两者有所同,又有所不同。定量分析的原则同,而测量所需的光能量不同:原子吸收为X射线,能量大,可激发电子从低的原子轨道向高的原子轨道跃迁。紫外可见吸收为紫外光及可见光,能量小,只能激发电子从分子轨道向最低(或次低)的空的分子轨道跃迁。通俗的说,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是用较高的温度来燃烧分子,使之原子化(变为基态原子),再通过特征辐射,把基态原子激发,并吸收能量,通过这个能量差(透过率)来计算出度。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通过显色剂(一种能和我们被测元素产生络合反应的分子),与我们的被测元素产生反应,并且反应物分子带有特定的颜色,经过分子吸收氘灯(紫外区)或钨灯(可见区)的照射,吸收灯发射的能量,通过能量差(透过率)来计算出浓度。3、光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的是钨灯或氘灯发射连续光谱。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使用的是。
紫外分光光度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与可见分光光度法有何异同 回答:其区别在于波长范围不同。紫外线的波长比可见光的波长小?补充:1.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