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二十一课知识点

2021-03-11知识7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的归纳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二十一课知识点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二十一课课后题 第二十一课民X主X政X治X建X设的曲折发展题目:改X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X主X法X制建设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回答:改X革X开X放后,党X和国X家将发展社X会X主X义民X主政X治作为新时期的基本方针和根本任务,确立了“依X法X治X国\"作为国X家的基本方略。1978年十一X届X三X中X全X会后,党X和X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平X反冤X假X错X案,并加紧全面的立法工作.

高一必修一历史专题一二知识点 第一第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264646562一单元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1、宗法制的基本内容:①概念(实质):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方式。②特点:①嫡长子继承制;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③严格的等级制度;④宗法制与分封制紧密结合。(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③ 作用: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2、分封制的基本内容:①概念:周天子将子弟和功臣以及亲周的商朝旧贵族分封到各地,成为各领一方的诸侯.②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③诸侯的权利和义务: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④影响:A、起初起到了一定的作用;B、但后来出现了诸侯的争霸战争,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分封制逐渐瓦解。二、知道秦的统一和皇帝制度的创立,了解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含义,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对历史产生的影响。1、公元前22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建立。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

高一必修一历史知识(每课的重点知识) 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挑衅,鸦片战争爆发.2、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威逼广州.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条约内容有: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3、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858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条约规定: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赔偿英法巨额白银;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旅游、经商和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暗通航等.不久,英法火烧圆明园.1860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条约规定: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4、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1、《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1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2规定: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3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一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核心思想),无人不饱暖。

高一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一、西安事变1、发生的原因:①根本原因: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②主要原因:张学良、杨虎城受到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的感召和影响。2、时间:1936年12月12日3、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4、结果:在中共的调解下,和平解决。【分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1)根本原因:当时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2)重要原因:为了逼蒋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5、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最终形成打下了重要的基础,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二、国共合作抗日1、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1)根本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2)实现过程:《八一宣言》(中共提出建立统一战线)—《西安事变》(蒋介石答应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日军开始全面侵华,中国全面抗战开始)—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国共合作宣言》(标志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3)标志: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高中历史必修一。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二课知识点总结#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二十一课知识点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