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纵横观察】面食之王臊子面

2020-07-24新闻7

面食之王臊子面

口作者/韩星海 编辑/朱永红

面条是我国大众化的传统食品之一,种类繁多,吃法多样。在我印象中,独领风骚的要首推陕西关中西部的岐山县臊子面。

当地人又把臊子面叫做“蛟(浇)汤面”。据民间传说,早在西周初年,周文王曾率众兵在渭河之滨斩龙烹汤,并以龙肉做臊子,让万民食之,故起名“蛟汤面”或“臊子面”。那时人只吃面,不喝汤,每吃完一碗面便把汤倒回锅里,这样循环往复,汤来汤去,总不见少,更显亲热与和气,这个习俗便一直沿袭下来。

臊子面好吃难做。做工要特别精细,从选料到汤,经过八九道工序,被行家概括为九个字:薄、筋、光、酸、辣、香、煎、稀、汪,一口香。要达到这些特点,首先要选上好的白面,提前二至三个小时用温盐水和好,用湿抹布捂严,等面醒透筋出,案板上撒下一层玉米面,有的用擀面杖擀,直把面擀得薄如纸,再把面七握八折,用刀切成细条条,切完了,提开一摊,嘿!人有多高,面就有多长,细的跟姑娘的头发丝一样。现在一般家庭都用上压面机,面条犹如金丝银线,提起一长条,放下一圆堆,可见吃起来并非一碗半碗就可饱矣。

接着就是做臊子肉和炒菜。先将臊子肉、萝卜、豆腐、韭菜、黄花、木耳、油煎鸡蛋薄饼、大葱、香菜、海带、响皮等按类和性质切成碎丁,搭汤的大葱和香菜放一边,其余均为大炒。炒后放入滚开的汤锅之中,调料味精不可少,油泼辣子红艳艳,陈年老醋飘香味,盐合适,醋得体,只听内当家清脆的一声呐喊,锅滚面就溢,热腾腾,香喷喷的六碗臊子面,整整齐齐放在木盘里,等待客人品尝。

客人把碗端在手里,用口一吹,油汪汪的看不见面条,随即一搅,说稠不稠,说稀不稀,一碗吃三口(一般为2两),味道好极了,称为一口香。热情好客的主人还在一旁问候:“调和味道尝着了么,醋酸不酸?”客人满意地回答说:“味正好,燎的很!”吃者只觉嘴唇烫的发木,额头上冒汗,主人才觉得满意了。实话实说,棒小伙子一人吃二十多碗都不会松裤腰带。

臊子面吃法较多,一般常见的有三种,特别是外地人因不了解当地食俗,也常会闹出笑话。因此顺便闲话以下吃法。

一种“合欢面”,光吃面,不喝汤,汤是端来倒去,总在锅里回旋,吃到最后你碗中有我的,我碗中有你的,味道越吃越浓,这一般是农家遇到过大事才这样吃,外地人觉得不卫生,当地人觉得格外亲。

再一种“连汤尽”,这种吃法多半在机关食堂和街道饭馆盛行,其优点是卫生,碗是专用,面是稠的,汤是清的。

还有一种“自己捞”。这种吃法主要流行在岐山邻县搭界上,客人入席后,每人一双筷子一只碗,然后端一盆臊子面,吃多少,自己捞,吃完一盆再上一盆,吃饱为止。这种面吃法不足之处就是很难体现出臊子面的特点。

岐山臊子面不光是一种地方美味佳肴,从古到今,流传很广。在改革开放初期,岐山县有一文化人曾以“何日再吃蛟汤面”为题,写了一篇对台宣传的广播稿件,使台湾陕西村的乡党们听后感慨不已,有的甚至失声痛哭,直抒眷念故乡之情。现如今,随着城乡一体化大发展,岐山县农民进城摆摊设点开食堂,在全国大中小城市安营扎寨设有门面,专门叫卖臊子面成了平常事,并且十分走俏。岐山臊子面名扬天下。

#吃货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